质子撞击炮

质子撞击炮(Proton Collider)是著名游戏《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3》与《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中盟军的终极武器。
质子撞击炮是一个拥有一门5筒火炮的大型建筑,释放时,巨型火炮将对空发射5枚炮弹【由能量包裹的质子(或叫氢离子)】炮弹落点既为你选中的释放地点附近。
- 中文名称 质子撞击炮
- 外文名称 Proton Collider
- 别名 质子对撞炮
- 游戏 《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3》
- 属性 终极武器
战争背景
根据游戏剧情,苏联使用时间机器,杀死了爱因斯坦,改变了未来,使盟军无法造出核弹。因而盟军科学家发明了这个武器(但是其原理于核弹类似,都是采用失去质量而获得能量造成伤害。)。
数据资料
造价:5000(红警3原版的1.12版本中造价是2500)
耗时:360秒(6分钟)
耗电:75
聚集强烈的离子光束,使被光束集中的区域少量物质泯灭产生能量引发爆炸,并产生更多高能、高速粒子撞击周围粒子产生连锁反应。
伤害类型:泯灭物质的核反应
附带产生其他连锁反应
基础伤害:400×5(起义时刻为500×5)(围墙等建筑会有加成)
杀伤半径:250
面杀伤衰减目标值:200
特殊能力
质子撞击炮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就是说它会连着附近的建筑物摧毁,所以对手如果有该武器的话千万不要大量建造围墙(建筑越多伤害越大)。
该超级武器对空军有效(光束落下时若在途中击中了飞行器,该飞行器会被摧毁,光束落在地上则对空军无攻击力)。该超级武器可以通过围墙传导能量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已发现其有连锁反应。
在红色警戒3起义时刻中,对于质子撞击炮轰击的中心使用纳米虫群可以将其威力增大数倍(原因是将其视为一圈密集的城墙,也就是说给予内部及附近很多次重复的连锁伤害),但如果在轰击前就使用就会导致轰击失败。打击前几秒会先扔一个信号弹,可以此为警报部署虫群。
另外,质子撞击炮的攻击范围也会随纳米虫群的位置而引起攻击范围增加,举例说明:假如质子撞击炮光束落下的位置离纳米虫群边缘很近的话,其爆炸效果会类似围墙传导--立刻引发数次爆炸,而且位于一条直线,不过范围只有很短一段。
用质子撞击炮攻击目标时,被攻击目标附近(3格以内)都会受到连锁反应的伤害,收到连锁反应伤害的目标的附近(3格以内)也会收到伤害(伤害不变)。
武器原理
首先,要从原子弹的原理说起。原子弹的原理是用中子撞击原子,使其分裂成两半,并放出多余的中子和巨大的能量。而RA3中爱因斯坦,被苏联用时光机器杀死了,当然不能有原子弹之类的中子武器。而大家都知道原子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于是EA就"发明"了质子武器--质子撞击炮。它的原理其实和原子弹差不多,是用高速(接近光速)的质子团直接撞击原子,放出多余的质子和巨大的能量。(传说中的质子武器)而连锁反应是因为放出的多余质子撞击其他原子造成的。现实中民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控制质子(带电,便于控制)轰击原子释放出能量,曾经因为能量不可控制而引起争议。各国都有质子加速器,日本就有一个质子加速器(J-PARC),它由一个330米长的线性加速器和两个同步加速器组成,质子速度经过3个阶段提升可接近光速。用高速质子轰击金属的原子核,原子核会被击碎并释放出中子、反质子、μ介子、K介子等粒子,同时释放能量,我国也有,但质子撞击更多的是物理科学实验,很难被用于武器。
在能量达到一定大小时质子轰击其他原子,破坏原子内部作用力,将质量转化为能量,这与核弹原理类似。但是因为质子带电,靠近其他原子会被排斥因此会有损耗,所以这一反应会停止,所以这个武器没有直接毁灭地球,却有足够杀伤力。
其他说明
经过测试质子撞击炮对有效范围内的攻击(光束)是以攻击中心为心依次落在不同地点的,也就是说在有效范围边缘的单位伤害是非常小的,举例说明:假设第一束光打中一个位于边缘的一个建筑,一般也就能受到这一次最大伤害,之后随着着陆位置偏移,到第三束光可能就不会再有伤害。因此,重点受攻击的单位或建筑要尽量放在中心附近。(操作上类似于闪电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