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简介(Beck's cognitive therapy)由A.T. 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常见的负性认知有:任意推断、选择性抽象、过分概括、放大和缩小、个人中心、二分法思维。
- 中文名称 贝克认知疗法
- 外文名称 Beck's cognitive therapy
简介
贝克认知疗法简介(Beck's cognitive therapy)
贝克认知疗法的独到之处是:注重从逻辑的角度看待当事人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以及通过鼓励当事人自己收集与评估支持或反对其观点或假设的证据以瓦解其信念的基础。
基本技术
贝克认知疗法治疗常见技术包括:
1. 识别负性自动想法(identifying automatic thoughts) 主要由患者完成,要求患者将自己遇到事情后的所思所想即刻记下来,对其中经常出现的、消极的念头进行总结。如"我真没用"、"我又让父母失望了"、"这种事都做不好,我无脸见人了"、"我怎么总做不好"等等。这些消极的想法貌似真实,却经不起逻辑的检验。
2. 识别认知错误(identifying cognitive errors) 为了识别认知错误,治疗者应听取和记下当事人的诉说的自动化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当事人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随着能够分析和识别自身的错误认知和图式,患者会逐渐认识到情境-自动想法-情感反应之间的关联,并尝试着在治疗者的帮助下,应用新的认识替代原有的不良认知和图式。
3. 真实性检验(reality testing) 找到患者的认知曲解后,治疗师同病人一起对这些预测、推论和假设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合乎实际和真有道理进行检验和辩论,并鼓励病人对自己的信念进行调查,以验证其正确与否。经过真实性检验,当事人可能发现,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的这种消极认知和信念是不符实际的,从而动摇原先的信念。
4. 去注意(decentering) 部分焦虑症患者感到他们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评头论足"。因此,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脆弱的、无力的。治疗计划要求当事人不像以前的方式行事,忽略掉周围人们的注意,结果可发现很少人会注意当事人的言行。
5. 监察苦闷(monitoring distress)或焦虑水平(anxiety level) 许多慢性甚至急性焦虑患者往往认为他们的焦虑会一直不变地存在下去,但事实上,焦虑的发生是波动的。鼓励当事人对焦虑的水平进行自我监测,促使当事人认识焦虑波动的特点,增强抵抗焦虑的信心,是认知治疗的一项常用技术。
6. 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es dialogue) 指治疗师不做主观判断,通过一系列追根究底式的对话,让患者发现自己想法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如"你觉得离婚是很痛苦的事,是吗?""是的。""你认为这种痛苦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吗?""不会的。""你的想法改变吗?""不会。""你结婚的时候想过你未来的婚姻会如此痛苦吗?""没有。""但你现在发现婚姻其实可能是很痛苦的。""是的""所以,你的想法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是的。""所以,虽然目前你觉得很痛苦,但有可能过段时间你就不再觉得痛苦了,是这样吗?""……"
认知治疗的过程
认知治疗的过程就是采用活动安排:
1、完成/愉快的评定(M/P技术):最大限度地促进病人参与提高心境的活动。M(Mastery)表示患者完成活动的程度,P(Pleasure)表示患者对活动感到愉快的程度。每种活动均按照0-10分评定完成和愉快程度。
2、活动安排:这项作业的目的是在增加活动程度,最大限度地使病人控制感觉和获得愉快,着重于对每天活动作出计划,鼓励增加能获得愉快活动的比例,使病人获得对于生活控制的感觉。
3、等级任务练习:将任务分解为若干细小的容易完成的步骤,通过自身强化来增加成功机会的练习,用于克服病人拖拉、帮助病人对付迟钝感,提高面对应激情景的信心。
4、识别和检验负性自动想法。
5、识别和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等等,从而发现错误的观念及其赖于形成的认知过程,并加以验证,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用以彻底调整情绪和行为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