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豺狼

2022-06-28 05:57:01 百科资料

外形与狗、狼相似,体型比狼小,体长100厘米左右,体重10余千克。体毛红棕色或灰棕色,杂有少量具黑褐色毛尖的针毛,腹色较浅。四肢较短。耳短,端部圆钝。尾较长。额部隆起,鼻长,吻部短而宽。全身被毛较短,尾毛略长,尾型粗大,尾端黑色。

  • 中文名 豺狼
  • 别称 豺、豺狗、红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豺 (chái)

  豺与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通常夫妻一对生活,捕食。这在动物界非常少有。

  有些人将豺与狼混淆,其实豺不是狼,它比狼小得多。

  豺,别名豺狗、红狼,属于犬科。学名是Cuon alpinus。

  豺为典型的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草原、亚高山草甸及山地疏林中。多结群营游猎生活,性警觉,嗅觉很发达,晨昏活动最频繁。十分凶残,喜追逐,发现猎物后聚集在一起进行围猎,主要捕食狍、麝、羊类等中型有蹄动物。秋季交配,冬季产仔,怀孕期约60天,每胎3~4仔。

豺的别名

  豺的别名之多在兽类中名列前茅,有红狼、红豺、豺狗、斑狗、棒子狗、扒狗、绿衣、马彪、赤毛狼等称谓,在国外则被叫做亚洲野犬或亚洲赤犬。

外形特征

  它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稍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13-20千克左右。

  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象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较短,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

  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巴为灰褐色,尖端为黑色。

分布范围

  豺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是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即北起西伯利亚南部,南至南洋群岛各国,西从克什米尔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地,东达乌苏里一带,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豺在各个地区的密度均较为稀疏,数量远不如狐、狼等那样多。栖息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无论是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海拔2500-3500米的亚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带,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它居住岩石缝隙、天然洞穴,或隐匿在灌木丛薮之中,但不会自己挖掘洞穴。

  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滑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3只,多时达10-30只,但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

  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平时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觉,但在捕猎的时候能发出召集性的嚎叫声。捕猎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也在白天进行。

  善于追逐猎物,也常以围攻方式捕食。行动敏捷,善于跳跃,原地可跳到3米多远,借助于快跑,能跃过5-6米宽的沟堑,也能跳过3-3.5米高的岩壁、矮墙等障碍,其灵活性胜于狮、虎、熊、狼等猛兽,而接近于猫科动物中最为灵活的猞猁和云豹。

豺的习性

  豺的嗅觉灵敏,耐力极好,猎食的基本方式与狼很相似,多采取接力式穷迫不舍和集体围攻、以多取胜的办法。它的爪牙锐利,胆量极大,显得凶狠、残暴而贪食,一般先把被猎物团团围住,前后左右一齐进攻,抓瞎眼睛,咬掉耳鼻、嘴唇,撕开皮肤,然后再分食内脏和肉,或者直接对准猎物的肛门发动进攻,连抓带咬,把内脏掏出,用不了多久,就将猎物瓜分得干干净净。

  它虽然偶而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种动物性食物为食,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也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挑逗和进攻,吓得它们落荒逃走或爬上大树,从而夺取它们口中的食物,如果这些猛兽不放弃食物,一场激战便在所难免,最终多半是豺获得胜利,因为虽然单打独斗时豺并非它们的对手,但一群豺在集体行动时,互相呼应和配合作战的能力却要高出一筹。但遇到虎的时候,豺通常并不马上冲上前去夺食,而是耐心地等待虎吃饱后离去,再分享它吃剩的食物,当然虎也不会主动向豺发动进攻,它还常常需要感官更为灵敏的豺来了解周围的情况。

  不过,在印度曾经发生过多起孟加拉虎与一群豺为了争食而血战的事情,结果每次都是在虎咬死、咬伤几只或十余只豺之后,没能冲出重围,终于精疲力尽,倒地不起,被这群穷追不舍的豺活活咬死。因此,可以说在亚洲各地的山林中,只有体型巨大的亚洲象能够免遭它的威胁。

  豺在秋季交配、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多成对活动。雌兽的妊娠期约为60-65天左右,产仔则在冬季,每胎产3-6仔,最多为9仔。初生的幼仔被有深褐色的绒毛,1-1.5岁性成熟,寿命为15-16年。

  狼或是称为灰狼,哺乳纲,犬科,狗的祖先。学名为Canis lupus。

  曾经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不过目前主要只出现于亚洲、欧洲、北美和中东。

  狼属于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由于狼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一些亚种如日本狼等都已经绝种。

外形特征

  犬科中体型最大者,外形似狼犬,体长1500-2050毫米,肩高50~70厘米,体重26-79千克。四肢矫健,适于奔跑;吻部略尖;耳廓直竖;尾毛长而蓬松。

  上体一般为浅黄、暗黄、灰棕和浅灰色,但以后两种毛色居多,另有纯黑和白色者。

  腹浪部和四肢内侧白色,但四肢内面以及腹部毛色较淡,毛色常因栖息环境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差异。前足5趾,后足4趾。肩部和尾端黑毛较多栖息生境多样,如苔草、冰原、草原、森林和荒漠等都有其足迹。

  北方的狼在冬季常集群活动,并有社群结构;夏季则营小家庭生活。

  领域范围达160-350平方公里。性情凶残,主要捕食野兔、大型啮齿类、鹿类、各种野羊及鸟和鱼等。2-3月交尾,妊娠60-63天,每胎平均7仔。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世界性广泛分布,但当前狼的分布区已大大缩小,特别是在北美和西欧。

  狼在国内分布于除台湾、海南岛及其它一些岛屿外的各个省区,但目前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以及西藏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生境与习性狼的适应性很强。

  可栖息范围包括苔原、草原、森林、荒漠、农田等多种生境。海拔高度也不限制其分布,在青藏高原狼的分布很广,密度也较大。

  在温带的草原地区,如蒙古草原(包括蒙古国的东方省、肯特省,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和锡盟)狼的分布很广。

狼的习性

  狼喜欢在人类干扰少、食物丰富、有一定隐蔽条件下生存。

  在我国华北、华中、华南各省份狼的活动仅限于山区环境、不适应于人类开发的狭小的环境内。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狼的分布也仅限于山区。

汉语词语

  1. 豺与狼。皆凶兽。《楚辞·招魂》:"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
  2. 比喻凶残的恶人。《东观汉记·阳球传》:"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悉伏其辜。"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俯视 洛阳 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明 何景明 《述怀》诗:"豺狼满地无行路,戎马他乡有战尘。"《天安门诗抄·扬眉剑出鞘》:"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