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刺

豪猪刺(学名: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是小檗科,小檗属常绿灌木,高可达3米。茎刺粗壮,三分叉,叶革质,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侧脉微显,背面淡绿色,叶缘平展,花簇生;花黄色;小苞片卵形,先端急尖;外萼片卵形,内萼片长圆状椭圆形,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胚珠单生。浆果长圆形,蓝黑色,3月开花,5-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生长在海拔1100-2100米的山坡、沟边、林中、林缘、灌丛中或竹林中。豪猪刺能耐旱、耐寒,高山和平坝都可生长。
豪猪刺果可食及加工果汁,果、根可入药。味苦、寒、有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广谱抗菌剂。豪猪刺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豪猪刺
- 拉丁学名 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米。老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幼枝淡黄色,具条棱和稀疏黑色疣点;茎刺粗壮,三分叉,腹面具槽,与枝同色,长1-4厘米。叶革质,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凹陷,侧脉微显,背面淡绿色,中脉隆起,侧脉微隆起或不显,两面网脉不显,不被白粉,叶缘平展,每边具10-20刺齿;叶柄长1-4毫米。花10-25朵簇生;花梗长8-15毫米;花黄色;小苞片卵形,长约2.5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急尖;萼片2轮,外萼片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急尖,内萼片长圆状椭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圆钝;花瓣长圆状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缺裂,基部缢缩呈爪,具2枚长圆形腺体;胚珠单生。浆果长圆形,蓝黑色,长7-8毫米,直径3.5-4毫米,顶端具明显宿存花柱,被白粉。花期3月,果期5-11月。

原形态
大叶小檗
又名:黄芦木,东北小檗、狗奶子、刀口药。
落叶灌木,高2~3.5米。幼枝灰黄色,具浅棱槽,老枝灰色,刺3分叉,紫红色,长1~2.5厘米。叶丛生,纸质,矩圆形、卵形残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不规则的刺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有时被白粉。总状花序下垂,长4~10匣米,有花10~25朵;花淡黄色;苞片披针形;小苞片2,三角形;花萼6,2轮,花瓣状;花瓣6,长卵形,长4.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有1对长圆形腺体;雄蕊6,花药瓣裂;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扁平。浆果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色,先端无宿存花柱。

生山地林缘、溪边威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福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讧等地。
细叶小檗
又名:针雀、酸狗奶子。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及疣状突起;刺3分叉,长4~9毫米,或不分叉或无刺。叶狭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5~lO毫米,先端急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下部叶边有齿。总状花序有时近伞形,花黄色;小苞片2,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长约2.5毫米。浆果矩圆形,红色。
生于山坡路旁或溪边。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日本小檗
落叶灌木,高至2.5米。小枝有棱线,带黄色或紫红色,第二年紫褐色;有刺,单一,很少3分叉,长5~18毫米。叶丛生,倒卵形至匙状矩圆形,长0.5~3厘米,宽O.2~1.6厘米,先端钝圆或具短尖头,基部狭窄,全缘,上面亮绿色,下面微有白霜。花多成小总状花序,有花2~5(~12)朵,黄白色;花梗长6~10毫米,或无梗;小苞片3,卵形;萼片6,长椭圆形;花瓣6,2轮,较萼片稍小,长椭圆形,长2毫米许;雄蕊6;雌蕊子房1室。浆果长椭圆形,长7~10毫米,熟时红色,有宿存花柱。花期4月。
分布于陕西、安徽、河北、湖南、湖北等地。
同属植物金花小檗(参见小三颗针条)、刺叶小檗(分布东北)、刺黄柏(参见刺黄柏'条)、尖叶小檗(分布四川),欧小檗(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功效相似,亦作小檗使用。
地理分布
产于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沟边、林中、林缘、灌丛中或竹林中。海拔1100-2100米。
栽培技术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山坡、田埂、庭院四周均可栽种。种子或扦插法繁殖。
扦插宜在春季3月间,将地上枝条砍下,长约1尺,然后按行距3尺,株距5寸插于土中,较易成活。
播种繁殖,江西余江多在春季清明前后播种,条播,覆土0.5~1.5寸,稍行镇压,随后浇水。当苗高1~1.5尺时即可移栽。
采集加工
春、秋采挖,除去枝叶、根须及泥土,将皮剥下,分别切片,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
小檗属植物多数含有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C20H19O5N)。根皮中所含小檗碱较茎皮为多。
1、豪猪刺根含小檗碱约4.5%,并含有药根碱(jatrorrhizine,C20H21O5N)、受巴枯碱(shobakunine为小檗碱与掌叶防己碱的混合物)及九连碱(julianine,C21H23O4N·CHCL3),另含三种叔胺酚性生物碱和一种叔胺非酚性生物碱。
2、小黄连刺 茎含小檗碱。
3、黄芦木 全株含生物碱。根皮含大量小檗碱、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木兰碱(magnoflorine)、氧基小檗碱(oxyberberine,C20H17O5N)、受巴枯碱以及属于双苄异喹啉型的生物碱如刺檗碱、异刺檗碱、黄芦木碱(berbamunine,C36H40O6N2)等。茎含小檗碱、木兰碱、氧基小檗碱、药根碱、黄芦木碱及受巴枯碱等。叶、花及未熟的果实也含小檗碱。花尚含刺檗碱及挥发油。皮含受巴枯碱。
药用价值
1、本植物主要含小檗碱,其药理作用可参阅黄连中的小檗碱的药理。
2、抑菌试验:①大叶小檗对多数细菌均有抑制乃至杀灭作用,易感的微生物很广泛,有痢疾杆菌、各种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各种结核菌、百日咳嗜血杆菌、枯草杆菌、流感杆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利什曼原虫、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等。②豪猪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制剂】1%盐酸小檗碱注射液:①盐酸小檗碱提取:取小檗(狗奶子)根,粉碎,加3~4倍量0.5%的硫酸水溶液,浸渍24小时,时时搅拌,浸液滤过,滤液加石灰乳至ph9~10,放置8~10小时,滤取上清液(沉淀为杂质),加入其总量5~6%的食盐,静置8~10小时,弃去上清液,滤取沉淀(为粗制小檗碱)。沉淀物加沸水溶解,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盐酸至ph2,析出盐酸小檗碱结晶,过滤,以少量水洗去多余的盐酸后,抽干,80℃干燥即得较纯的盐酸小檗碱。将盐酸小檗碱溶于热水中,加2%活性炭,趁热过滤,向滤液中加盐酸至ph2,即析出更纯的小檗碱,过滤,以少量水洗去过量盐酸,于80℃干燥,加精致后的纯度仍不合格,可重复上述精致操作1~2次。
②配制:取精致品盐酸小檗碱1克,加注射用水至100毫升,过滤,灌封,灭菌。
【附方】1、细菌性痢疾,胃肠炎:①小檗5钱,水煎服。②3%小檗碱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2、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扁桃体炎,早期乳腺炎,泌尿系感染,伤口感染:1%小檗碱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
3、副伤寒:小檗4斤,切碎,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每服70~100毫升,日服2~3次。
4、慢性气管炎:小檗1两,桑皮5钱,麻黄4钱,桔梗3钱(一日量)。制成浸膏片18片,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
相关类群
峨眉小檗 | 雅洁小檗 | 湖北小檗 | 九龙小檗 | 木里小檗 | 巧家小檗 | 毛序小檗 |
堆花小檗 | 同色小檗 | 涝峪小檗 | 腰果小檗 | 多枝小檗 | 短序小檗 | 隐脉小檗 |
暗红小檗 | 德钦小檗 | 吉隆小檗 | 豪猪刺 | 多珠小檗 | 卷叶小檗 | 察瓦龙小檗 |
高山小檗 | 贡山小檗 | 狭叶小檗 | 康定小檗 | 粗齿小檗 | 网脉小檗 | 永思小檗 |
可爱小檗 | 厚檐小檗 | 错那小檗 | 甘肃小檗 | 林地小檗 | 芒康小檗 | 尤里小檗 |
美丽小檗 | 城口小檗 | 安宁小檗 | 喀什小檗 | 无脉小檗 | 心叶小檗 | 阴生小檗 |
黄芦木 | 稻城小檗 | 毕节小檗 | 台湾小檗 | 垂果小檗 | 砂生小檗 | 宁远小檗 |
有棱小檗 | 直穗小檗 | 波密小檗 | 南方小檗 | 裂瓣小檗 | 柳叶小檗 | 巴东小檗 |
安徽小檗 | 密叶小檗 | 洮河小檗 | 工布小檗 | 淡色小檗 | 血红小檗 | 匙叶小檗 |
近似小檗 | 道孚小檗 | 南湖小檗 | 昆明小檗 | 乳突小檗 | 刺黑珠 | 春小檗 |
锐齿小檗 | 壮刺小檗 | 拉萨小檗 | 老君山小檗 | 拟粉叶小檗 | 陕西小檗 | 疣枝小檗 |
密齿小檗 | 得荣小檗 | 川鄂小檗 | 雷波小檗 | 鸡脚连 | 短苞小檗 | 可食小檗 |
直梗小檗 | 鲜黄小檗 | 南阳小檗 | 光叶小檗 | 等萼小檗 | 西伯利亚小檗 | 变绿小檗 |
黑果小檗 | 松潘小檗 | 异果小檗 | 天台小檗 | 疏齿小檗 | 四川小檗 | 庐山小檗 |
那觉小檗 | 刺红珠 | 毛梗小檗 | 鳞叶小檗 | 显脉小檗 | 锡金小檗 | 西山小檗 |
巴塘小檗 | 首阳小檗 | 风庆小檗 | 平滑小檗 | 石楠叶小檗 | 华西小檗 | 威宁小檗 |
康松小檗 | 东川小檗 | 河南小檗 | 丽江小檗 | 屏边小檗 | 兴山小檗 | 维西小檗 |
北京小檗 | 置疑小檗 | 叙永小檗 | 滑叶小檗 | 平武小檗 | 假豪猪刺 | 威信小檗 |
汉源小檗 | 丛林小檗 | 阴湿小檗 | 长刺小檗 | 屏山小檗 | 短梗小檗 | 金花小檗 |
二色小檗 | 红枝小檗 | 异叶小檗 | 亮叶小檗 | 阔叶小檗 | 亚尖叶小檗 | 乌蒙小檗 |
短柄小檗 | 珠峰小檗 | 黄背小檗 | 炉霍小檗 | 细叶小檗 | 近缘叶小檗 | 无量山小檗 |
长苞小檗 | 南川小檗 | 烦果小檗 | 麻栗坡小檗 | 刺黄花 | 近光滑小檗 | 武夷小檗 |
钙原小檗 | 假小檗 | 伊犁小檗 | 矮生小檗 | 少齿小檗 | 大理小檗 | 梵净小檗 |
弯果小檗 | 陇西小檗 | 南岭小檗 | 湄公小檗 | 短锥花小檗 | 独龙小檗 | 黄皮小檗 |
单花小檗 | 异长穗小檗 | 球果小檗 | 万源小檗 | 粉果小檗 | 林芝小檗 | 西伯利亚小檗 |
贵州小檗 | 大果小檗 | 西昌小檗 | 冕宁小檗 | 粉叶小檗 | 细梗小檗 | 兴文小檗 |
多花大黄连刺 | 大叶小檗 | 甘南小檗 | 小瓣小檗 | 假美丽小檗 | 日本小檗 | 德浚小檗 |
华东小檗 | 金江小檗 | 鼠叶小檗 | 小毛小檗 | 假藏小檗 | 天水小檗 | 云南小檗 |
黄球小檗 | 滇西北小檗 | 川滇小檗 | 小花小檗 | 柔毛小檗 | 川西小檗 | 鄂西小檗 |
淳安小檗 | 大黄檗 | 江西小檗 | 玉山小檗 | 普兰小檗 | 微毛小檗 | 紫云小檗 |
秦岭小檗 | 福建小檗 | 金佛山小檗 | 变刺小檗 | 延安小檗 | 芒齿小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