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汁蒸盘龙鳝
豉汁蒸盘龙鳝是粤菜的一种,用鳗鱼和豆豉精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中文名称 豉汁蒸盘龙鳝
- 分类 粤菜
- 口味 咸
- 主要食材 鳗鱼,豆豉汁,柱候酱

制作工艺
豉汁蒸盘龙鳝
原料:
鲜活鳝鱼750克,豆豉汁15克,柱侯酱10克,生蒜茸10克,炸蒜茸10克,姜
末5克,青椒末10克,葱花5克,陈皮末3克,生粉15克,精盐3克,味精1克,酱油10克,胡椒粉1克,白糖5克,香油5克,植物油20克。

制作方法:
1.先将鳝鱼宰杀,剖开洗净,用热水烫洗去粘液,从头至尾在鳝背上每隔约2厘米切一刀,背骨断但腹不断,洗净滤干水分。
2.将鳝鱼加入生熟蒜茸、姜末、青椒末、陈皮末、豉汁、柱侯酱、精盐、味精、白糖、香油、酱油、生粉拌匀。
3.把调好味的鳝鱼摆放入圆盘中,将剩余味料铺放在鳝鱼身上,放入蒸锅内用大火蒸约8分钟至刚熟,取出,在鳝鱼上面撒上胡椒粉、葱花。
4.炒锅置火上,加植物油烧至滚热,浇淋在鳝鱼上面即可。
原料简介
豉汁蒸盘龙鳝
盘龙鳝一般用白鳝制作,又称河鳗。
豆豉
豆豉(Glycine max)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常用豆豉作为调料,也可直接蘸食。豆豉为传统发酵豆制品,以颗粒完整、乌黑发亮、松软即化且无霉腐味为佳。
营养分析
豉汁蒸盘龙鳝
鳝鱼
1. 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
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 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 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豆豉
1. 豆豉中含有很高的尿激酶,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
2. 豆豉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3. 豆豉还可以解诸药毒、食毒。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适合血栓患者。
1.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脱肛、子宫脱垂、
妇女劳伤、内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风湿痹痛、四肢酸疼无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都可多食;

2. 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
食疗作用
豉汁蒸盘龙鳝
1.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传统医学认为,黄鳝为温补强壮剂,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2.豆豉味苦、性寒,入肺、胃经;有疏风、解表、清热、除湿、祛烦、宣郁、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外感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等症。
古书记载
鳝鱼
1.鳝鱼在《山海经》中已有记载。
2.据《荀子》所载,当时为保护鱼类繁殖,在其孕卵时"网罟不入泽",其中包括黄鳝。
3.《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味甘大温无毒,主治补中益血、补虚损、妇女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赢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又湿痹气。"
4.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
5.《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至今仍为重要调味料之一。唐代时,豆豉传入日本,成为纳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