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谨言箴

2022-07-12 22:05:46 百科资料

《谨言箴》是由曾国藩编著的一本散文。主要讲述用花言巧语来取悦于人,最终只能给自身带来灾祸。整日的闲言碎语也会扰乱你的心神。理解言语或文词意趣的人不夸耀,夸耀的那些人不理解言语意趣。

  • 中文名称 谨言箴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者  曾国藩
  • 作品体裁  散文

作品原文

  谨言箴(1)

  巧言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女神(2)。解人不夸(3),夸者不解。道听途说(4),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女贾欺(5);笑者鄙女,虽矢犹疑(6)。尤悔既丛(7),铭以自攻(8)。铭而复蹈,嗟女既耄(9)。

作品注释

  (1)箴(zhēn):劝告,规戒,是文体的一种。

  (2)女"通"汝",你。

  (3)解人:能深刻理解言语或文词意趣的人。《世说新语·文学》载,谢安年少时,请阮裕讲说《白马论》,阮裕讲说后,谢安仍不能明白,阮裕叹气所:"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4)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5)贾(gǔ)欺:兜售谎言。贾:售。

  (6)矢:通"誓"。

  (7)尤悔:过失与悔恨。丛:众多,繁杂。

  (8)铭:铭文。攻:指摘错误。蹈:实行。

  (9)耄(mào):年老。八九十岁高龄。亦喻昏乱。

作品译文

  那些道听途说的传闻,让智者见笑,让愚者惊骇。那惊骇的人明白原因后,会说你兜售谎言。笑话你的人会鄙视你, 即使你很发誓也会怀疑你。最终过失和悔恨实在太多了,便做铭文记下来决心改正。铭记以后仍然重蹈覆辙,可叹你已经老了。

作品赏析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这里是其中一箴。作者认为巧言、闲言、夸言、流言等,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文字简洁明了。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1821-1850)进士。1853年初(咸丰二年末),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残酷镇压太平军,被清廷视为"同治中兴"的功臣,并因此以大学士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死后谥文正。为文推崇姚鼐,早年在京师曾攀附梅曾亮,并与朱琦、王拯、吴敏树等桐城派人物相往来。后以桐城派为号召,网罗人材。吴汝纶、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等都曾充其幕僚,并以曾门弟子相称。著有《曾文正公诗文集》。编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

写作背景

  道光甲辰(1844)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本文节选的是其中一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