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谤讥

2022-07-13 06:43:34 百科资料

谤讥,读音是bàng jī,汉语词语,解释是非议讥刺。

谤 ( bàng):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讥 (jī ):讽刺,挖苦。

  • 中文名称 谤讥
  • 解释 谤毁。诽谤
  • 出自 《汉书·师丹传》
  • 读音 bàngjī

解释

  基本解释:非议讥刺

  谤讥匈匈,流于四方

  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词语来源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词语使用例子

  《汉书·师丹传》:"谤讥匈匈,流於四方。"

  元 孛术鲁翀 《范坟诗》:"旧德陈苦辞,往往阨谤讥。"

  清 朱之瑜 《与本多重昭书》:"是故羹藜衣敝,不敢以古制自丰,而下愚无知,谓为吝啬,腾之谤讥。"

  《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