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说居庸关

2022-07-13 00:42:57 百科资料

《说居庸关》是清代文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既是一篇简明的地理志,介绍了居庸关的位置走向、建筑文物和自然环境等概况,又用外族的归顺、间道的存在、城墙的失修隐然流露了险关不足恃的思想。行文非常别致,风格悠游独特,反复用"疑若可守然"和"自入南口"等句子,不仅清楚了条理,也强调了寄寓在客观描述中的深意。

  • 作品名称 说居庸关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体裁 散文
  • 作者 龚自珍
  • 作品出处 《龚自珍文集》

作品原文

  说居庸关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苦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㻜然鸣;弄之,则忽涌忽洑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隰余水之源也。

  自入南口,木多文杏、苹婆、棠梨,皆怒华。

  自入南口,或容十骑,或容两骑,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鞭橐驼,与余摩肩行。时时橐驼冲余骑颠,余亦挝蒙古帽,堕于橐驼前。蒙古大笑,余乃私叹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余生赵宋世,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岂不傲古人哉!"蒙古来者,是岁克什克腾、苏尼特,皆入京诣理藩院交马云。

  自入南口,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网宽大,税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矣。"

  自入南口,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其民,皆言是明时修。微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

词句注释

  1. 居庸关:旧称军都关、荆门关,在北京昌平县西北部。是长城要口之一,明洪武元年修建,与紫荆、倒马合称"内三关"。
  2. 谭:同"谈"。居庸关建筑在居庸山上,两山夹峙,悬崖峭壁,形势险要,在《淮南子》等书中,古人已提到: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3. 昌平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县,离北京八十里。
  4. 俄然:突然。
  5. 辏(còu):车轮的辐集中于毂上。引申为聚集。
  6. 蹙:迫促,局促。此处形容重叠,挤在一起。
  7. 具制:具体的体制、格局。
  8. 城甃(zhòu):城墙的砖石。
  9. 天竺字:即印度文字。印度古称天竺。
  10. 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景泰为明代宗年号。
  11. 锁钥:意思是关键,要塞。
  12. 啮(niè):咬。引申为侵。
  13. ??(cōng)然:佩玉的响声。
  14. 洑(fú):水流回旋。
  15. 隰(xí)余水:古水名。即今榆河,又名湿余河,自居庸关南流,经过昌平县。
  16. 文杏:果木名。杏树的异种。
  17. 苹婆:果木名,俗称凤眼果。
  18. 棠梨:即杜梨。
  19. 怒华:怒放,花盛开。华,同"花"。
  20. 橐(tuó)驼:即骆驼。
  21. 挝(zhuā):击,打。
  22. 若:汝,你。
  23. 江左:江东。习惯上指长江东南沿岸地区。
  24. 燕赵:指河北地区。河北战国时有燕国、赵国。
  25. 反毳(cuì):反穿毛皮衣,即兽毛向外。此指蒙古等少数民族。毳,兽的细毛。
  26. 克什克腾:内蒙古旗名。在昭乌达盟西部,清代设旗。
  27. 苏尼特:内蒙古旗名。属锡林郭勒盟。
  28. 理藩院:清代官署名。掌管蒙古、西藏、新疆各地少数民族事务。
  29. 交马:贡马。
  30. 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谚语,形容偷漏税极多。
  31. 间(jiàn)道:偏僻的、很少有人知道的小路。
  32. 陂陀(pō tuó):倾斜不平貌。
  33. 微:无,非。
  34. 坌(bèn)道:道路名。

白话译文

  居庸关,是古时谈守御的人时常提及的呀!我说:"那地方似乎可以守备的""为什么呢?"回答是:"出昌平州,山便分东西两面,远远地互相对峙着,忽然互相趋近,终至紧接在一起,居庸关建筑在这中间,好像靠着两座山来为它们作门户,所以说:'似乎是可以守备的。'"

  居庸关共四层,南口是下关,造一座城,城的南门到北门一里路。出北门又十五里(的地方),叫中关,又造一座城,南门到北门一里路。走出北门十五里(的地方),叫上关,又造一座城,南门到北门又是一里路。走出北门十五里(的地方),叫八达岭,又造一座城,南门到北门也是一里路。从南口的南门到八达岭的北门,共四十八里。关的起点和终点的建筑规模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似乎是可以守备的。"

  下关在最下面,中关高出一倍,在八达岭上向下看南口,像看井一样,所以说:"似乎是可以守备的。"

  自从进了南口后,城墙的砌石上有梵文,有蒙古文。上关的北门,写着"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几个大字。八达岭北门,写着"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几个大字。

  自从进了南口后,流水浸没着我的马蹄,涉在水里,淙淙地响着;拔弄它,忽而涌起,忽而回旋,形状不停地变换着;沿着水走,直到八达岭为止。八达岭是古时隰余水的水源。自从走进了南口,树木多杏、苹果和棠梨,花都开得很盛。

  自从走进了南口,阔的地方可走十匹马,狭窄些的可走两匹马,或只可走一匹马。蒙古人从北面来,驱赶着骆驼,和我擦肩而行。骆驼常常撞着我的马头,我也击着蒙古人的帽子,落在骆驼前面,蒙古人大笑起来。我便私下叹道:"你们蒙古人,古时之所以要筑居庸关,不是为了防你们吗?我是江南人,假如我生活在宋朝,连燕赵的地方都看不到,怎么能够和反穿皮衣的人在万山中相互击打嬉戏呢?我生在清朝中外一家的时代,难道不可以向古人夸耀么?"蒙古人来的,这一年有克什克腾、苏尼特,据说都是到理藩院进贡马匹的。

  自从走进了南口后,多迷雾,像下了小雨一般。走过中关,见一所税亭,问那收税官道:"现在法律宽大,有漏税的吗?"他说:"大筐小筐的,大的偷走过骆驼,小的偷走过羊。"我感叹道:"确实像税务官说的那样的话,这里一定有小路了!"

  自从走进了南口后,四面山脚边的空隙中,有护边墙几十处,询问那里的百姓,都说是明朝时候修的。没有收税官的话,我本来也知道那小路便出没在这护边墙中间了。太平的时候,不过漏些税罢了。如果生在古时候,和守关当作险要的时世,不是要大惊着北兵从天而降了吗?

  从八达岭下去,地势平坦了,再走五里,便到坌道。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年),字瑶人,号定庵(a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还是近代思想、文学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其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风格瑰丽奇肆,情感激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有《龚自珍全集》。

  rittthddjfyaci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