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语言递归性

2022-06-29 23:15:06 百科资料

语言递归性(recursiveness)也可相近地理解为语言·层次性或有机性是机体或系统的共性,是系统得以存在,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在语法研究里多用这一概念,为方便理解,我把它引进词法研究。

  • 中文名称 语言递归性
  • 外文名称 recursiveness
  • 性质 系统得以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手段

理论

  语言是用有限的词的单位通过有限的递归法则无限次递归形成的巨系统.句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词,就象分子构成物质一样.词的内部也具有递归性,有序性是系统变化的方向.词的递归性的强弱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曲折表现.文字系统的特色也表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字是相互作用的,文字符号系统的特点影响着构词方式.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在词的构成与结构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马氏文通>>以前,中国的小学,就是以字为单位进行词的研究,句的研究和整个语言学的研究的.语言的字义组合性使汉语不太依赖词法和句法.白话运动使中国的语言和语言研究对象有了根本变革,在此基础上,西方语言研究思想和方法得以引进并有了生存的土壤.于是中国现代的语言研究便忽略了汉语自身的特点.随着用西方研究方法对汉语研究的深入,人们便发现了其中的矛盾,经过了辩证的否定之否定后,人们又开始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汉语自身特点的语言学研究思想和体系.于是以徐通锵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字本位的理论.

  本篇作者所提词递归理论与字本位理论的研究任务一样,都是想找出汉语构成单位的特点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都反对用西方的词本位来研究汉语的词.但是笔者对字本位有如下批评意见:

  1:语言和文字虽然互相影响,但毕竟不是一个范畴.字是书写单位,虽然汉语单音节词居多,并习惯上以字代称词,但以字为单位研究词仍会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字本位搞错了对象.

  2:汉语所谓的字本位现象,其实质是词的递归性.字本论没有深入到更本质的东西.却被现象迷惑了.

  3:称词的递归性也好,称字本位也好,对于语法研究中以词为本位的西方语言学研究成果(而且已变成了基本工具或语言常识),都不应该否定也不能否定.字本位的工具和对象的变换在实际应用中虽然也带来些益处,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而递归性理论则避免了这些麻烦.

形成动因

  人有限的记忆和无限的思维之间的矛盾促生了词的递归性.递归性在所有语言里都有表现.印欧语系的词根,词缀,缩写等即是递归性的表现.递归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词素.汉语的通常意义的"字"是较完善的递归的结果.它应称为"词素"较合适.汉语的"字"有时做词用(例"会"),即人们常说的单字词.有时做词素用(例"协会").汉语"字"由词向词素的过渡是汉语的一场革命.

学者观点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指出,递归(recursion)是递归论(recursive theory)中的一个术语。而递归论(亦称"递归函数论"或"能行性理论" )却是数理逻辑中研究可计算理论的分支。它研究问题类是否存在解的算法;如果不存在,那么不可解的程度如何。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对数论的研究,深刻揭示能行过程的本质,从而有力地解决许多重要的数学问题。它对函数值的计算往往回归到已知值而求出,故名递归论。递归论在计算机科学里的主要应用是用于计算复杂性理论。

  他认为,递归这一数学概念是通过生成语法学引入语言学研究的。它是指反复使用相同的规则来生成无穷的短语或句子的一种语法手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