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语块教学法

2022-06-26 19:59:37 百科资料

《语块教学法》是1993年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 Michael Lewis 。

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创始人Michael Lewis 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句子的生成并不是靠语法把单词组织起,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可以说语块是使语言输出变得方便、快捷和流利的关键。

Lewis所倡导的语块教学法将语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因而可极大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流利性。

  • 书名 语块教学法
  • 别名 The Lexical Approach
  • 作者 Michael Lewis
  • 出版社 1993年

语块的分类

  一是单词和聚合词

  前者指传统意义上的单词,后者通常为2~3个词组成的固定短语,不可变化,不可分割,类似微型习语,如nevertheless;by the way;up to now;bread and butter;on the other hand。复合名词亦属于此类,如prime number;nativity play。

相关著作

  二是搭配词

  指自然语言中共现频率很高的单词组合, 如catch a cold;a broken home;rancid butter。

  三是固定表达

  这类语块相对少见,形式固定且具有语用功能,大多为口语交际套语、谚语等, 如how are you;not too bad;kick the bucket。

  四是半固定表达

  通常为非连续的结构性短语,相对于固定表达,这类语块数量较多,且广见于口语及书面中,如could you pass…,please?;what really surprised me was;firstly,secondly,and finally。

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的语言教学观认为语言是词汇化的语法,即语言被视为词汇通过一定的语法规则而生成。然而语言学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结果揭示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以整体形式储存于大脑,构成了英语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这一语言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传统的语言观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语言产出更多的不是一个受制于句法规则的过程,而是从记忆中提取短语单位的过程"Michael Lewis提出:语言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而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解和产出作为不可分析的整体语块的能力。以Lewis为代表的语言学家纷纷倡导将语块应用于语言教学, 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举例说明

  非英语母语者不能一次加工包含8-10个词以上的分句。在说这些分句时他们语速加快,说得很流利。但到了句末,语速就慢了,甚至会停顿,或许是在构筑下一句。

  然而英语母语的人说下面这样的多分句句子的时候,却能说得很流利:

  1.You don't want to believe everything you hear.

  2.It just goes to show,you can't be too careful.

  3.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第一句共8个词,第二句9个词,第三句13个词。然而英语母语的人在说这几句时并无停顿。这是因为这些句子是作为词块(lexical phrase)整个存储在大脑中的,不必临时组合,便可脱口而出,从而减少了大脑认知、处理信息的负担。只有那些使用频繁、较为熟悉的词块,因为词语之间"粘着"(cohesive),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存储在大脑中。不是常见搭配,还要通过句法来生成。

教学实验过程

  教学实验为期16 周, 每周3 课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由同一教师任教, 采用相同的教材, 课时安排、教学进度亦相同。

常规教学法

  不同的是控制组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法(传统的词汇教学) ,即在课文教学中, 通过语言点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对重点词和词组进行操练,对单词表中的单词和词组进行听写,所有练习均不涉及"语块"这一概念。

语块教学法

  而实验组则采用语块教学法,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其一,树立语块意识, 培养语块辨认能力。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语块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语块的概念、分类及其对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A,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语块进行正确辨认,增强学生的语块意识,使学生注意到自己和英语母语者的差距,从而努力缩小这种差距。

  其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常用的、重要的语块,从形式、功能及语境方面详细讲解, 教会学生区分语块结构中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并通过造句、翻译等形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语块中的可变部分。对于较难的语块,鼓励学生根据语境进行猜测, 同时学会充分利用语料库、网络或搭配词典等工具。课外要求学生对课文B 和C 进行语块标记,并对所接触的语块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语块学习资源库,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语块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三,巩固练习。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如将文中的语块用记号笔醒目标出, 或分类摘录;鼓励学生背诵文中的语块及语块密集的段落;以语块为中心设计选词填空、完型填空或配对连线;进行以语块为单位的翻译练习;利用所学语块复述课文或编故事或进行相关主题作文等等,单元检测亦以语块为中心。

对比数据

  组别

  测试时间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差

  实验组

  前测

  58

  8.45

  1.837

  0.241

  后测

  58

  10.29

  2.069

  0.272

  控制组

  前测

  60

  8.48

  1.846

  0.238

  后测

  60

  9.10

  1.911

  0.247

实验结论

  语块教学实验表明,语块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语块使用意识,明显提高学生的语块使用频率,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本实验结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它表明了语块教学法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其次,实施语块教学法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观念,以语块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语块意识,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在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再次,由于语块数量庞大,仅限于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因此语块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培养学生语块学习的自主性,应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词典、语料库和网络资源等工具,延续课外的语块学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