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论语六则

2022-06-29 18:39:38 百科资料

论语六则,中国语言文学术语。

  • 中文名称 论语六则
  • 简介 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
  • 特点 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论语六则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两三个字为篇名。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各章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结构上的关系。你所说的的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则见于《学而》篇,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第四则见于《雍也》篇,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按原文、注解、译文的顺序排列如下: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

  "习"有两种说法:

  1.复习

  2.实习,实践,演习

  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中的解释,应该是后者,理由如下:

  1.习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断的本义是幼鸟学飞,由于幼鸟学飞需要实践,因此有演习,实践的意思

  2.孔子教给其弟子的具体知识是礼乐射御书术,射箭、驾车、礼仪、音乐等学问都需要不断演习操练,因此此处应该是演习的意思

  3.《礼记》里有"习礼乐""习射"这样的话,都是演习的意思,可作为第二个理由的佐证

  "说"通"悦",喜悦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指的意思

  "人"是别人的意思

  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第二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新:这里指新的知识。

  知:这里有解释、领会的意思。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第三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罔"有三种说法:

  '罔'同【或通】'惘'

  1.惘然无所得

  2.被欺骗

  3.迷惑不解

  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用例我们认为第三种解释更正确,以前的中学教材解释成第一种,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殆"有三种说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指学业上陷入困境危险

  在论语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后两种解释,根据对偶词的词义相近的规律,我们判断应为第三种解释,旧教材解释成第一种,是根据一些古人的注解做出的判断,没有依据,新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第四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乐:以……为乐

  好:爱好。

  者:……的人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第五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第六则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之间。

  立:能立于世,指知道按理的规定去立身行事, 有能力去做官,供养自己。

  天命:含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禀性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耳顺:意思是听到的话能够辨别其真伪是非。

  不逾矩:指不超越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而字用法

  文章中的"而"字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下列"而"字的意思为

  (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意思为然后

  (2)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意思为但,却

  (3)敏好学(表并列)意思为而且

  (4)温故知新(表顺接)意思为然后;并且

  (5)学不思则罔(表转折)意思为但,却

  (6)择其善者从之(表承接)意思为然后

  (7)默识之(表修饰)意思为地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相关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