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谬
2022-07-04 20:35:26 百科资料
讹谬,汉语词语,拼音是é miù,意思是指差错谬误。
- 中文名称 讹谬
- 外文名称 error
- 拼音 é miù
- 注音 ㄜˊ ㄇㄧㄨˋ
- 释义 差错谬误
解释
差错谬误。
出处
南朝·梁·阮孝绪《序》:"昔刘向校书,輙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载在本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答曰:'张敞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夫如是,夫子之修《春秋》,皆遵彼乖僻,习其讹谬,凡所编次,不加刊改者也。"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
《旧唐书·方伎传·玄奘》:"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
清·戴名世《汪武曹稿序》:"俗学纷起,讲解讹谬,於是正其阙失,明其旨趣。"
《人民日报》1962.3.6:"每天他坐在楼下,如饥如渴,一边读一边校,雠其讹谬。"
袁裒《题书学纂要后》:"致学者讹以承讹,谬以袭谬。"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