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许莉莉

2022-07-14 09:45:33 百科资料

许莉莉,女,1979年生,江苏兴化人。文学学士(1997-2001年,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文学硕士(2001-2004年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2004-2007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戏曲;昆曲。

  • 中文名 许莉莉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地 江苏兴化
  • 出生日期 1979年12月

个人经历

  1979年生,江苏兴化人。

  文学学士(1997-2001年,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文学硕士(2001-2004年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

  文学博士(2004-2007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

  中国古典戏曲;昆曲。

所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

  戏曲声腔研究

  中华文化技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

  本科生课程

  昆曲艺术

  中国古典戏曲作品精读

  中国古代曲体文学专题研究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试探昆曲工尺谱的译谱"公式"及简明译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3

  《论明代清唱的"叛逆"性》,《南大戏剧论丛》No.10-2(2014年12月)

  《古调因时曲而改--论明代时尚曲作对曲牌格律及音乐的迁移》,《文学评论》2014/01

  《论昆曲曲牌在流传中的舛误--以<长生殿·惊变>[石榴花]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论明至清初曲依"活腔"、"定腔"填词》,《东南大学学报》2010/06

  《论"昆曲"之称的晚出及其由来》,《戏曲艺术》2011/01

  《论〈琵琶记〉音律问题在历史上的争论》,南京大学《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钱南扬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2009年12月

  《沈璟曲谱中的"本调"考证》,《沈璟暨昆曲"吴江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6

  《论元明以来曲谱的转型》,《戏曲研究》第7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9月

  《论元明以来曲谱的转型》,《戏曲研究》2008/02

  《明清曲论中的"本调"考释》,《兰州大学学报》2008/03

  《〈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声》,《南大戏剧论丛》第6辑,中华书局2011年9月;《戏曲艺术》2007年2期

  《论明清时期文人曲词对南北曲曲牌定腔的影响》,《齐鲁学刊》2007/01

  《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南京社会科学》2005/12

  《元曲声、词关系研究》,《南大戏剧论丛》No.9(2013年12月)

  《从曲律角度看戏曲之本色语》,《戏剧文学》2006/9

  《元曲声、词关系研究》,《艺术百家》2006年1期

  《<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声》,《戏曲艺术》2007/02

  《李渔戏曲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假性错位》,《中国昆曲论坛(2005)》(2005年"中国昆曲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研究课题

  曲谱研究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明清曲谱形态与文化研究》

  《论元明以来曲谱的转型》,《戏曲研究》2008/02

  曲律研究

  《古调因时曲而改--论明代时尚曲作对曲牌格律及音乐的迁移》,《文学评论》2014/01

  《论明至清初曲依"活腔"、"定腔"填词》,《东南大学学报》2010/06

  《明清曲论中的"本调"考释》,《兰州大学学报》2008/03

  《论明清时期文人曲词对南北曲曲牌定腔的影响》,《齐鲁学刊》2007/01

  《元曲声、词关系研究》,《南大戏剧论丛》No.9(2013年12月)

  《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南京社会科学》2005/12

  昆曲研究

  《试探昆曲工尺谱的译谱"公式"及简明译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03

  《论"昆曲"之称的晚出及其由来》,《戏曲艺术》2011/01

  《论昆曲曲牌在流传中的舛误--以<长生殿·惊变>[石榴花]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2

  《<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声》,《戏曲艺术》2007/02

获奖情况

  教学

  2013年南京大学"中行"教学奖

  科研

  2015年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提名奖

  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二等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