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浆

《让我们荡起双浆》是一首旋律抒情优美的童声抒合唱曲,它描绘了祖国的"花朵"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船游玩的欢乐景象。它以" 0XXX | X · X|"的节奏贯穿全曲,富于动力感。
- 中文名 让我们荡起双桨
- 外文名 let us sway twin oars
- 歌曲时长 3min
- 发行时间 1955
- 歌曲原唱 少儿合唱
简介

电影《祖国的花朵》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拍摄的一部故事片,也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电影。其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在几代人之间传唱不息。 电影里的这一段场景最让观众难以忘怀的就是孩子们在北海划船唱歌的一场戏。 拍戏时已是深秋时节,孩子们穿着绸子做的裙子,还有长灯笼袖的衬衫,冷风刮过使人瑟瑟发抖, 但小演员们保持着愉快的笑脸,唱着这首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这样从银幕上飞到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影片中演唱的小演员是通过对口型表演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原唱者是当年西单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刘慧芳,那年她才12岁,是北京少年广播合唱团的队员,每个星期都有排练。刘慧芳回忆道:在一次很平常的排练过程中,作曲家刘炽拿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两份谱子出现了。 为什么是两份谱子呢?原来,刘炽为同一首歌词谱写了两套曲子,一个2/4拍,一个3/8拍,他让合唱队员和小演员们都听听,看看大家喜欢哪一个。结果,大家都给2/4的谱子投了赞成票,理由是"有划船的感觉"。
影片《祖国的花朵》的导演严恭回忆说:作曲刘炽那时刚过而立之年,已是颇有名气的轻音乐作曲家;词作者乔羽则是一个只有26岁的毛头小伙子,写了一个歌剧《果园姐妹》,很有才气。
于是,严恭便请刘炽和乔羽来到剧组,与孩子们一起生活、玩乐,创作影片的主题歌。有一次,拍孩子们在北海公园划船的戏,"北海公园就靠着中南海,绿树红树,还有白塔,乔羽看着看着来了灵感,就写了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严恭说:"乔羽的词的特点,就是全是大白话,实在,但特别上口,易记。" 一首歌曲,作曲家尽心写出两套曲谱,并让孩子们挑选,折射出艺术家认真与执著。也正如此,才留下了如此脍炙人口的歌曲。
歌词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们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艺术特点
第一,歌词朴实无华琅琅上口,没有丝毫枯燥的说教的词汇。
第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回荡。词曲相得益彰融为一体难以忘怀
歌曲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浆》是山东人乔羽乔老爷子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写的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词如同后来的他的《我的祖国》(即"一条大河波浪宽"歌曲)一样,朴实无华优美抒情,却又琅琅上口那么容易记忆,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请看《让我们荡起双浆》歌词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浆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一群孩子课余之时,在北海公园湖中划船。无忧无虑地歌唱着嬉闹着。水中倒影着白塔的纯净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容;绿树红墙、水中涟漪、鱼儿畅游,勾画出那个时代孩子们纯洁无邪的身影和幸福。歌词用了"荡起"、"推开"、"倒影"、"环绕"、"轻轻飘荡"、"吹来"等动词、形容词,及"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等拟人手法,以极为口语化、形象化的风格,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活生生画面。孩子们为什么"愉快歌唱""尽情欢乐"?作者没有直说;一句"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的反问句,作者也没有给予回答。但聆听歌曲和感受孩子们心情,这个答案人们心领神会不必回答。这恰恰是乔老爷子的高明之处,这也是此歌得以流传没被"污染"没被"淘汰"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