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詹子庆

2022-07-13 15:54:01 百科资料

詹子庆(1937年11月-2019年2月12日),中国先秦史学家, 江苏扬州人。1957-1961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后留校任教。先后出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其专注于中国早期文明、先秦历史与文献、礼学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先后出版《先秦史》、《走近夏代文明》、《夏史与夏代文明》、《古史拾零》等著作。

2019年2月12日,詹子庆逝世,享年82岁。

  • 中文名称 詹子庆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37年11月
  • 逝世日期 2019年2月12日

人物生平

  1957年-1961年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

  1979年,参加教育部委托四川大学徐中舒教授主持的先秦史进修班,学习时间一年。

  1961年,留校任教。

  1983年,受聘历史系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

  1980年,任历史系副主任。

  1986年-1994年,担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1996年-1998年,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1999年-2019年,任历史系教授,指导博士生。

  2019年2月12日,詹子庆逝世。

主讲课程

  主要讲授课程:先秦史、先秦文献、诗书导读、"三礼""三传"研究。

  本科:中国古代史(先秦史部分),元典导读(诗书),计90课时。

  研究生:先秦史专题、先秦文献、"三礼""三传"研究,诗书研究,计400课时。

  指导研究生情况(博士、硕士): 8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

研究方向

  先秦史、先秦文献。

主要贡献

书籍专著

  詹子庆教授长期从事先秦史、先秦文献研究,并担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夏商周断代工程"评审专家,著有《先秦史》、《走近夏代文明》、《<礼记>的史学价值》、《<山海经>和夏史》等专著和文章。

科研项目

  教育部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子项目--中外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道路模式比较研究(负责人之一)。

期刊论文

  论文目录:

  1.《仪礼》:古代贵族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光明日报》2001年2月27日;

  2.《礼记》的史学价值,《光明日报》2001年4月10日;

  3.略论缙云黄帝文化的形成,收入《轩辕黄帝与缙云仙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试论莒文化融入华夏文化圈的进程,收入《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淮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收入《蚌埠涂山华夏文明》,黄山书社,2002年版;

  6.《山海经》和夏史,《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1期;

  7.关于"寻根探源"问题的思考,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期;

  8.展现金老学术思想的轨迹--读《知止老人论学》,收入《金景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著作

  《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第二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走近夏代文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古史拾零》,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05年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