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
2022-07-13 14:02:04 百科资料

解元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è yuán,指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唐制,举进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
- 中文名称 解元
- 含义 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
- 拼音 jiè yuán
- 别称 解头/解首
汉语拼音
jiè yuán
唐朝
唐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后世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
亦称"解首"。宋洪迈《容斋四笔·责降考试官》:"[天禧二年]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秀才宜自爱,终当作解首。"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会元解元入翰林》:"伊翕庵举进士,引见南海子,上顾学士曰:此人山东解元也,遂改庶吉士。"
宋元
对读书人的通称或尊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可怜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个!"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见茶博士,向前唱个喏,问道:'解元吃甚么茶?'"
明清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