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2022-07-12 20:01:47 百科资料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医学术语,是指角膜移植后,角膜植片对接受者产生的排斥反应。

疾病简介

  角膜移植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器官移植,因为正常角膜具有无血管和淋巴管的特性,可以阻止组织相容性抗原到达局部移植组织,从而隔绝了与免疫系统的接触,因而角膜被称为人体中的"免疫赦免区"。然而须要进行角膜移植的病变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甚为常见,与血管无关的角膜缘朗罕细胞也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片混浊成为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不同情况的植床条件以及HLA配型的差异,使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率有很大差别,无血管化病变角膜术后排斥反应率低于10%,严重血管化病变角膜排斥反应率可达20-50%。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一般发生在手术2周以后,易发生于术后4-18个月内,轻、中度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现后立即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角膜植片多能恢复透明,拖延治疗或严重的排斥反应则多以移植片混浊告终。

临床表现

  1.角膜移植术后患眼突然充血,视力下降;

  2.角膜移植片水肿;

  3.移植片出现上皮排斥线,或上皮下浸润,或基质浸润,或内皮排斥线及角膜后沉着物。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角膜移植手术操作成功,移植片透明至少2-3周后,无其他原因可究。

  2.患眼刺激症状突然加重,眼痛、羞明、异物感和视力下降。

  3.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前房闪光阳性。

  4.反应限于移植片,常始于靠近新生血管处。

  5.角膜移植片各层次排斥反应可先后或同时发生。

  6.常伴眼压升高。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抗排斥反应治疗。

  2.预防感染。

  3.营养、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轻症或上皮性排斥反应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营养,支持治疗。

  2.重症除局部用药外,还应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必要时口服环孢霉素A。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