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觊觎

2022-06-30 13:12:52 百科资料

觊觎,汉词词语,拼音:jì yú,释义:⑴ 渴望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⑵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⑶ 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 中文名称 觊觎
  • 拼音 jì yú
  • 近义词 觊幸、觊望
  • 释义 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释义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出处

  《左传·桓公二年》

例句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杜预注:"下不冀望上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觊觎,分裂诸夏。"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宜绝横拜,以塞觊觎之端。

  《旧唐书·崔元略传》:"时刘栖楚自为京兆尹,有觊觎相位之意。"

  清 魏源《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明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觊觎强宗盟。"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捡;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

  李二和《流浪的梦》:"他们强撑着干瘪的躯壳,在寒彻的风中半是觊觎、半是绝望地哀鸣。"

近义词

  觊幸:希望能侥幸得到;

  觊望:非分的希望;

  觊欲:非分的希求与企图;

  觊夺:希图攘夺;

  觊利:祈求利益。

字词解释

  觊:拼音:jì

  形声,从见、岂声。

  笔画数:10

  部首:见

  五笔字型:mnmq

  郑码:LLYL,U:89CA,GBK:EAE9

  本义:希望;希图。

  1、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柳宗元《童区寄传》

  2、觊乎异日,得夷平民,然后裹足西向。――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觎:拼音 yú

  笔画数:13

  部首:见

  笔字型:wgeq

  郑码:ODKL,U:89CE,GBK:EAEC;

  本义:非分的希望。

  能官人,则民无觎心。――《左传》

相关词语

  觊欲 觊望 觊夺 觊豁 觊心 觊利 觊慕 觊幸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