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视网膜脱离

2022-07-14 03:03:44 百科资料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相互分离的病理状态。视网膜脱离患者常出现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损与中心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诊治。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如能够及时手术,黄斑脱离在5日以内复位,视功能尚能恢复至发病前的水平。视网膜脱离日久,即使手术成功,也将发生视功能的永久损伤。
  • 挂什么科 眼科
  • 哪些症状 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闪光感、视野缺损
  • 好发人群 30岁以上成年人
  • 需做检查 眼底镜检查、视野检查
  • 引发疾病 青光眼、白内障、失明

病因

  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近视居多,双眼可先后发病。发病的诱因有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变性和视网膜粘连,这些诱因又和年龄、遗传、外伤等因素有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长期积血,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内多次手术后,长期视网膜脱离,冷凝等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眼内视网膜脉络膜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及转移癌;炎症如葡萄膜炎,VKH,脉络膜炎巩膜炎;色素上皮病变如大疱性视网膜病变葡萄膜渗漏综合征;视网膜血管病如von-Hippel和coats病等;全身疾病如妊娠高血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一些血液病等。

症状

多数病例突然发病,有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遮挡,不少病例曾有飞蚊和闪光感等前驱症状。

视网膜的脱离是有早期症状的,只有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有以下几种。

(1)飞蚊与闪光:出现最早。实际上是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中老年人特别是高度近视眼患者,然后出现大量飞蚊、某一方位持续闪光时,应警惕视网膜脱离的可能。

(2)中心视力下降:后极部的视网膜脱离,视力急剧下降。周边部初脱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同样在高危病人有视力下降时应详细检查眼底。

(3)视物变形:当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波及后极或后极部发生浅脱离时,除中心视力下降外,尚有视物变形。

(4)视野缺损:视网膜脱离时,部分敏感患者可发觉视野缺损。但仅下方视野缺损有早期诊断价值。

视网膜脱离是神经上皮层的脱离,因营养供应问题视细胞首先损害,视细胞损害,首先影响蓝色觉,正常眼的蓝色视野大于红色视野,在视网膜脱离眼用白,蓝,红三种视标检查视野,脱离相应区不仅有形视野缺损,还以发现蓝色,红色视野交叉。

(5)中心视力损害:因视网膜脱离的部位及范围而异,后极部脱离时视力突然显著下降,周边部脱离初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只有脱离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才出现中心视力障碍。

(6)变视症:发生于或周边部脱离波及后极部而发生浅脱离时,除中心视力下降外,还有视物变形,变小等症状。

检查

在充分散瞳下,以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陷或用裂隙灯和接触镜可检查出现网膜周边的情况。眼底检查可见脱离区的视网膜失去了正常的红色反光而呈灰色或青灰色。轻微震颤。表面有暗红色的血管爬行。隆起的视网膜宛如山岗起伏。隆起度而范围广者可遮蔽视盘。并有皱襞。扁平的脱离。如果不详细检查常易漏诊。黄斑区脱离时。黄斑中心凹呈一红点。与附近灰白色脱离的视网膜形成鲜明对比。区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关键是详细检查眼底,寻找可能存在或者被掩盖的视网膜裂孔,疑难患者需要多次寻找裂孔。裂孔多位于赤道部附近,颞上最常见,其次是颞下。鼻侧最少见。锯齿缘部的裂孔。多在颞下或下方。裂孔常位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或者脱离的周边部。裂孔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马蹄状或者不规则形状,有盖或者没有,其前瓣多有玻璃体粘附和牵拉。裂孔也可发生于黄斑区,是视网膜脱离的类型之一。

鉴别

1.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劈裂症劈裂的位置位于下方周边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样变性融和发展而成。内壁菲薄透明,外壁缘附近可以色素沉着。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劈裂区为绝对暗点,不活动,无视网膜下液。如果其内、外壁均有破裂,成为真性裂孔而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实体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高度混浊者,更易误诊。可作超声波检查或CT、MRI扫描予以鉴别。3.泡状视网膜脱离脱离面光滑,无波浪样皱褶,神经上皮层下积液清澈,能随体位改变而迅速流动,无裂孔,与本病不同。4.葡萄膜渗漏即脉络膜渗漏,常伴有视网膜脱离,半球形隆起,易于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无裂孔。B超显示玻璃体腔球形隆起,其下液性暗区。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中浆”本身也是黄斑部或其附近的神经上皮层浅脱离,是可以自行消退的自限性疾病。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部出现视物变形与小视症,与“中浆”症状相同。应散瞳检查周边部。

并发症

通常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

①球壁穿孔,可发生在断腱,放水时,如穿孔发生在网膜脱离区,可作为放水孔处理;如发生在非网膜脱离区,应予缝合修补,局部冷凝及外加压,

②放水并发症,除球壁穿孔外,如切口过大,液体流出过快,眼压骤降,可造成脉络膜渗出,出血,一旦发现即刻切开该处巩膜,放出脉络膜上腔的液体或血液,迅速结扎巩膜缝线及环扎条带,放水时过度压迫眼球可使视网膜,玻璃体球壁嵌顿,术后形成纤维血管膜,造成反复出血及牵引,

③眼压升高:发生在脉络膜脱离时,宜予甘露醇静滴,必要时作前房穿刺,未手术或手术失败病例以后进展成为全视网膜脱离,相继出现葡萄膜炎,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也可致低眼压,甚至眼球萎缩。

预防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发病率约15%,所以当一眼已发生脱离时,另眼必须充分扩瞳后仔细检查眼底,如果发现有视网膜变性,特别是已存在裂孔与浅脱离,玻璃体变性(液化及膜形成)者,就要及时采取适当手术以防止脱离进一步扩展。

发现于周边部的裂孔,在相应巩膜面施加冷凝,倘若裂孔及其附近无视网膜脱离(即所谓干性裂孔),可行激光光凝,黄斑裂孔,只要玻璃体无明显异常,或虽有玻璃体后脱离,但在裂孔缘未见有粘连,仍保持有较好视力者,无论手术治疗或激光光凝均宜慎重。

预防

1.用眼不宜过度疲劳。

2.少提重物。

3.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少做剧烈活动。

5.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眼患者。

6.防止眼外伤。

治疗

根据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主要针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预防。高危因素包括高度近视,眼外伤,老龄,合并其他眼底病病变等。及时检查治疗,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状变形和牵拉,发现裂孔者及时激光治疗。对高位严重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早一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饮食

(一)、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辛散助热可使内热加重,病情加剧。

(二)、忌发物。鱼、虾、蟹、公鸡、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能使炎症加重。

(三)、忌肥腻厚味食物。这类食物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可使体内湿热内盛,症状加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