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观音棕竹

2022-06-28 08:39:25 百科资料

观音棕竹一种常绿从生灌木,叶鞘基部有黑褐色网状纤维包被,深绿色具光泽。夏季开细小、淡黄色的花。浆果椭圆球型,熟果红色。性耐阴,适合作室内盆栽或庭园观赏。树干可做手杖或伞柄。

  • 中文名称 观音棕竹
  • 拉丁学名 Rhapis excelsa(Thunb)Henry ex Rehd
  • 别称 傻竹、筋头竹、棕榈竹、观音竹、琉球竹、  细叶拐仔棕、虎散竹。
  • 界 植物界
  • 科 棕榈科

形态特征

  观音棕竹是棕榈科植物,虽名为竹,实际上是棕榈科植物而非竹类。树干丛生、高1.5~3公尺雌雄异株、叶掌状深裂、裂片7~10裂、狭长舌形、先端浅裂锯齿状。

  观音棕竹,也有人叫观音竹。繁殖速度惊人,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在全省各角落看到她的足迹。她很重规律的,所以一年到头都穿着绿色的衣服,永远光鲜亮丽。

  小朋友在中庭花园里可以找到观音棕竹,观赏她的重点是:她永远披上绿色的衣服。她的名字为竹,实际并非竹类喔!她属于棕榈科植物,要分辨清楚喔!她的叶子是深裂的掌状叶,雌雄不同株喔!

  中庭花园有一丛观音棕竹,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她的踪影啊!

  【棕竹】(Rhapis excelsa)大叶拐仔棕

  原产地:中国南部

  干丛生,高1.5-3米,雌雄异株。掌状深裂,裂片3-7枚,狭长舌形,先端截型,浅裂锯齿状。叶鞘基部又黑褐色网状纤维包被,浆果椭圆状球形,熟果红色。性耐阴,我国南部各地普遍栽培。

  【观音棕竹】(Rhapis humilis)细叶拐仔棕

  原产地:中国南部

  干丛生,高2-4米,雌雄异株,掌状深裂,裂叶数较多,7-20枚,阔线性型,软垂。

  观音棕竹和棕竹二者外形极为相似,其分辨特征如下:

  观音棕竹

  叶质较薄,下垂性,裂叶数较多,通常7-13枚或者13枚以上,叶柄无刺齿,新株萌芽力较弱。

  棕竹

  叶质坚硬,裂叶较少,通常3-7枚,叶柄具刺齿,新竹萌芽力强,丛生密集。

  括号内资料来自《景观植物实用图鉴》(第三辑)

生长环境

  生性强健,繁殖容易且快速,育苗可用分株法及播种法。大陆华南属棕榈科,多年生木本植物,性喜高温多湿,耐阴性强,稍阴暗的室内亦可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由于繁殖容易,故本省几乎任何庭园的角落都可见其踪迹。叶色常绿,永远翠绿挺拔,盆栽后可做室内植物观赏。

主要价值

  性耐阴,适合作室内盆栽或庭园观赏。树干可做手杖或伞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