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是指观测天象以确定时间。 《春秋命历序》曰:"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早在远古时期古人就已经能"观象授时",并确定了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
- 中文名 观象授时
- 出处 《盘古王表》、《春秋命历序》
- 释义 观测天象以确定时间
- 时间 远古时期
观象:观测天象;授时:确定时间。
"观象授时"这一术语是清代毕沅在《夏小正考证》中首先提出来的,十分形象地描述了原始民族的天文学只是,也表达了先民在上古时期制历依据天象的事实。在有规律地调配年、月、日的历法产生以前,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都是观象授时的时代。我国现存典籍《春秋命历序》、《尔雅·释天》、《汉书律历志》、《尚书·尧典》、《夏小正》、《逸周书·时讯解》等书里都有不少天文字历法、观象授时的记述。《春秋命历序》曰:"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盘古王表》: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尔雅·释天》: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在丑曰赤奋若。
《路史》:"摄提,首纪尔。"《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太平御览》卷17引《释名》曰:"岁,越也。越,故限也,年进也,进而前也,祀巳也,新气生,故气巳也,载载生物也。"《开元占经》卷67引《淮南鸿烈间诂》曰:"斗杓为小岁。(注:)岁之言越历十二辰而行。"《说文》:"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从步戌声。"段玉裁注云:"岁、越叠韵。"《尚书考灵曜》称:"(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天官书》[正义]:"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
另《尚书·尧典》中亦有相关描述,其文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尧用羲氏和氏家族中之贤能者,敬顺天理,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其规律,以审知时候而授民,便于农事。
龙是上古时观象授时的重要星象。龙本源于中国传统二十八宿天学体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构成的形象。,而"见龙在田"所描述的则是龙星伏没之后,位于龙角的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重新升起的天象,民谚习称其为"龙抬头",又称"农耕节",原始历法以其为一年中新的农事周期开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