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西非竹竽

2022-07-06 16:05:38 百科资料

西非竹竽是一种分布于热带雨林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中文名称 西非竹竽
  • 外文名称 Thaumatococcus danielli L.
  • 科目 多年生草本植物
  • 分布地域 热带雨林

形态特征

  株高可达3m,叶宽,椭圆形,薄如纸。短穗状花序,着生于近地面的叶柄上隆起的基部,每个花序有成对生长着约12对花,花紫红色。通常只2-3对或偶尔有4-5对开花结果。簇生于地面上,往往部分被枯叶、泥沙所覆盖。果实为三角形的肉质果,初熟时由墨绿色转为褐色,全熟时鲜红色。每个果实有1-3枚深黑色种子,种子顶端覆有柔软的膜质囊(即假种皮)。西非竹竽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开花,以2月至6月和8月10月花最盛,开花后约3-4个月果实即成熟,果实上和重量变化颇大,单粒种子果实平均重9g,双粒种子和三粒种子的果实平均重12-16g,最重的果实可达40多克。

西非竹竽

生长环境

  西非竹竽,学名Thaumatococcus danielli L.,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热带雨林,株高可达3m,叶宽,椭圆形,薄如纸。

分布范围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塞拉利昂到扎伊尔的热带雨林中,安哥拉等地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其内含极甜的粘性物质,西非人用其消除酸味。从假种皮中可分离出两种糖蛋白,称为西非竹竽素I(Thaumatin I)和西非竹竽素II。甜度比蔗糖高2000-3000倍。商业上提取的西非竹竽素可制成结晶状,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中是以丙氨酸作为N-终端氨基酸的单个多肽链。西非竹竽素除了作为甜味剂外,还具有香味剂的潜在用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