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獒犬

藏獒:do khyi,意思是拴系的犬,英语:Tibetan Mastiff,又称西藏獒犬、蕃獒、松藩狗、苍猊犬。藏獒产自于青藏高原,藏獒体形高大,结构匀称、粗壮结实,略显粗糙,头大额宽,顶骨略圆,两耳下垂,呈倒三角形。嘴筒粗短,呈哈嘴状,以楔形居多,杏仁眼大小适中,目睛黑黄。颈部粗壮,长短协调,喉皮松驰,形成环状皱褶。胸深宽,肋骨开张良好。腰背平直,腹部微收。臀部宽短,稍倾斜。尾大毛长,侧卷于臀上,形如绣球。前肢粗壮端直,爪掌肥大。后肢有力,飞节坚实。鬃毛丰厚 、粗糙又称针毛,绒毛致密,披毛层次清晰。臀、尾毛特长,头和四肢下部毛短。
- 中文名 藏獒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区域 青藏高原高寒地带
- 属 犬属
- 亚 种 家犬
简介
品种名称:西藏獒犬
犬种分类:大型工作犬历史:原产地中国,起源于10世纪。

脸部:头面宽阔,头骨宽大,枕骨、额明确,枕骨至上额和上额到鼻尖的比例相等,但鼻子的长度较短,鼻筒宽大。眼睛呈深浅不一的褐色。耳朵较大,呈三角形,自然下垂,紧贴面部靠前。前上齿、前下齿平整,上部和下部呈剪式咬合(齿轮式咬合),齿列紧紧结合,以使下颚呈方型,保持鼻筒立方体的形状。

躯干: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爪:脚盘较大,对称,有弹性,类似猫科动物的爪。
尾部:中长,长度不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线,尾部毛较长、蓬松,卷起时呈花状(俗称"菊花尾")。
颜色:纯黑、铁包金、褐色、金色、灰色,还有奶油色和巧克力色等等,胸前有星状的白色及足部略微的白色印记。
性情:自主性强、充满领地意识。
历史

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种之一,有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世界上特别是欧洲大陆许多其它大型獒犬的祖先。虽然自1880年中期起,许多有关獒犬的文献已出现,却很少有详尽完整的的资料。最早有关于大狗(即藏獒)的资料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的中国,大型犬的头盖骨被推断是在石器及青铜器时代,今日獒犬的祖先一般相信是跟随着雅利安人、波斯、希腊以及罗马的军人而去,稍后随着阿提拉及Genghis(蒙古汗国王)旅行至欧洲。同时在这几个世纪中,西藏獒犬仍稀落地散布在喜马拉雅山谷区中,目前发展成备受西藏人赞誉的大型动物。在1859年时,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狗展,1873年成立了犬协会以及第一本血统书,其中包含了4027只狗。依照英国犬协会正式的分类,其中来自西藏的大狗第一次被正式称为西藏獒犬。1874年,又有二只西藏獒犬被威尔士王子(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带入英国,并在1875年12月的宫廷狗展中展示。从那时起到1928年,只有零星的獒犬进口到英国及欧洲。1982年第一个正式饲养此犬的准则被犬协会采用。此准则亦被FCI(FederationCynologicalInternational,国际犬业协会)所采用。美国养狗人俱乐部(AKC)积极参与西藏獒犬品系的建立,关于西藏獒犬的标准文件已经于2004年10月完成,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生效。今日在西藏、尼泊尔及其它喜马拉雅山区,它们大部份仍被当作寺庙、庭院和牲口的守卫,非常能适应高山严酷的生存条件,有的随着西藏的贸易商或羊群旅行,这些狗的任务是保护他们主人的羊群与帐篷。 藏獒因为生活地区不同,在外观上也有差别。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于西藏的河曲地区。这种藏獒有典型的喜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狮一样,前胸宽阔,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马拉雅山脉的严酷环境赋予了藏獒一种粗犷、剽悍美、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赋予藏獒王者的气质,高贵、典雅、沉稳、勇敢。还有一种藏獒出于青海地区。这种藏獒几乎没有鬃毛,身上的毛也比较短,体型却更大!但是它的性格没有带鬃毛的藏獒凶猛、沉稳。
挑选方法
通常我们选藏獒的途径是:狗舍的繁殖场或从朋友那儿购买的。正规狗舍的藏獒可以提供一个血统证明书,内容有:狗种名、狗名、出生年月日,性别、毛色、繁殖者。这样您就可以了解到幼狗的由来等一般情况了。
消费者选购藏獒时一定要细心观察,勿操之过急,观察时注意:被毛要有光泽,鼻头颜色要黑且湿润,牙床与舌头的颜色要红润,泛白宜避之。上下齿的咬合是否正确。双耳和双眼很重要,应细看是否有毛病。双耳活动灵活,耳道要清洁,没有异味,耳朵内侧以粉红色为健康。耳尖不要有皮屑,以防有寄生虫,经常侧头甩耳,可能耳内有毛病。 双眼要明亮有神。皮肤要柔软而有弹性,不能硬结、肥厚,要注意皮肤是否有虱、疥?等寄生虫或其他皮肤病。有皮肤病或寄生虫的狗,在短期内一定忍耐不住,用爪搔抓病变部位,而且不止一次,会连续多次。你要看清楚它搔抓的部位,有无红斑,再细致检查就会发现皮肤 是否有毛病。
藏獒可能是人类最称职的护卫伴侣狗,它们的平均年龄在10~15年,甚至可达到18年以上,能和我们生活这么长时间,所以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好,是选大狗还是小狗,公獒还是母獒。养宠物应从小开始养,初养者最好选2月龄到6月龄的幼獒,容易调教和培养感情;如果家里有男人照顾,就可以选公獒狗,它们需要经常运动和散步,特别是换毛季节,尤其要护理好,这样才能使它们成为一只招人喜爱、富有吸引力的爱狗;选饲公獒或母獒也是您需要考虑的问题,公獒通常较母獒大而且活泼一些,力气与自尊心也较强,母獒就比较亲切、念家,特别喜欢小孩。
训练
藏獒没有异味,不会掉毛,整年维持着两件“外套”。直到春季或夏季(视气候而定)。幼年的母狗会“清理”他们的“外套”。到秋天,内层的毛开始生长。在脱毛期间,西藏獒犬仍须规率地予以刷毛、整理。西藏獒犬成熟得缓慢。雌狗大概3-4年之间成熟,公狗则要到4-5岁。每只狗的性格并不会一样,但一般而言,他们是一种有强烈意志,勇敢的动物。对家园与家庭赋有强烈的保护本能。他们对不同的生活型态都能适应良好。西藏獒犬是不接近陌生人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能,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一旦介绍某人给他们认识,他们很少会忘记这个人。
西藏獒犬此大型犬确实需要一个足够的空间给他们玩耍与运动。然而虽然他们在户外是一种非常有活动力的狗,但在屋内,他们通常是非常安静的,由于几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羊群、牛群及家园的守卫者来饲养。他也必须考虑你的西藏獒犬在晚上是睡在屋内或户外。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西藏獒犬是一个有强烈意志的品种,让他们与其它的人与动物有适当的社交,并施以训练,将会帮助狗与饲主更能享受在一起的生活。
一般人都知道西藏獒犬会咬东西、咀嚼及挖掘,咀嚼是每一种品种大部份幼犬的习惯,在他们的长牙期,咀嚼(咬东西)可被调整到不具破坏性的方向。饲主可给予一些安全及无毒的东西让他们咀嚼、挖洞,在某一个时期内是某些西藏獒犬的最爱,他们必须是机器的,并设法避免的,如果你有适当的地方,就让他们去挖吧!如前所提,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品种,他们有能力去适应各种各样的方式,但这是一种自己作判断决定已好几千年的狗。
藏獒记忆力强,勇猛好斗,是优秀的畜牧及护卫犬。他们对孩童非常有耐心。因为藏獒是聪明的,而且独立的,所以绝对不要将他们与易于训练的品种相比较,他们是冷漠的、独立的,且能够作好的判断的狗。
来源

藏獒(TibentanMastiff),Mastiff在英文中可翻译为猛犬,Tibetan英文为西藏的,联合起来就是TibetanMastiff。 西藏那高耸的群山覆盖着长年难融的冰雪,海拔四千多以上常年寸草不生,加至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高原缺氧的特定历史条件,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年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藏族。他们一年四季以放牧为生,祖祖辈辈的生活孕育出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有着强悍的身体。为了生存他们日日夜夜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上天赐给他们强壮的身体,广阔的草原和牛羊。同样赐给了牧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藏獒。在广阔的西藏由于民族习俗,勤劳善良的藏族牧民从不擅杀犬。西藏是犬生存的天堂。他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他们世世代代在没有暖床,没有接产医,没有营养师来调剂生活的日子里,披着厚厚的身毛,警惕地巡视在广阔的高原上。世代的生活养成的耐饥渴而斗志的不减的高贵品行。西藏犬之多称世界之最。但是西藏獒在青藏现今可称千里挑一。青藏地区生活着大量的藏豹、藏狼、藏狐及藏狮。但是这几种犬决非是藏獒,有些是藏獒同当地几种犬杂交的后代。这些犬外型酷像藏獒,但性格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犬性格方面有着藏獒的风范但骨骼方面已退化,这些犬是难以胜任艰难的考验,更不能谈用来育种。这些犬在牧区却大有用武之地,在牧区广大牧民离不开他们。他们披着长长的饰毛(主要是当地气候的关系)日夜守护在牧区及牧家宅院,他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帮手,在牧民心目中他们是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员。
藏獒又名蕃狗、多启、大狗,古称苍猊犬等等。产于西藏.据记载距今已有800万至1300万年历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藏系的类别区分。骨架粗壮、体魄强健、吼声如雷、英勇善斗。属于护卫犬种,具有王者的霸气和对主人极其忠诚的秉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藏獒的足迹,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以及中亚平原地区,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及尼泊尔甚至新疆、蒙古、宁夏境内均可发现藏獒的踪迹。
藏獒犬对许多世界名犬的改良起到非常重要的做用,如圣伯纳犬等都有藏獒的血统。但多年来由于草原的特殊生活环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统保护意识,造成原始藏獒与当地牧羊犬的血统融合,使纯种藏獒越来越少。藏獒其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记忆惊人,野性尚存,使人望生畏,被誉为犬中之王。藏獒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但对主人忠诚.亲热至极,作为护卫犬忠实可靠。都为能有一只纯种藏獒而自豪。藏獒以成为安全与富贵的象征。
产地
藏獒产于中国西藏和青海,被毛长而厚重,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但对主人极为亲热。是看家护院、牧马放羊的得力助手。它壮如牛,刚柔兼备,能牧牛羊、能解主人之意。在西藏被喻为"天狗"。西方人在认识了藏獒的神奇后,称其为“东方神犬”。藏獒头大而方,额面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宽,舌大唇厚。颈粗有力,颈下有垂,形体壮实,听觉敏捷,视觉锐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钩利,犬牙锋利无比,耳小而下垂,收听四方信息,尾大而侧卷。全身被毛长而密,身毛长10--40厘米,尾毛长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是黄色、白色、青色和灰色,四肢健壮,便于奔跑,动如豹尾,搏斗助攻,令敌防不胜防。一只纯种成年藏獒重60公斤左右,长约四尺,肩高二尺半余,强劲凶猛,即使休憩,其形凶相,常人绝不敢靠近。8月龄可达性成熟,母犬每年初冬(10-12月份)发情1次,但在海拔较低的半农半牧区,气候温暖,管理适当,则可春秋两次发情。每窝产仔4-5只,多者达7-8只。寿命10-16年。
养殖知识
毛发
藏獒整年维持着二件"外套",不会脱毛,直到春季或夏季(视气候而定)。幼年的母狗会"清干净"他们的"外套"一年两次,脱毛正常持续约4个星期,西藏獒犬留下较长的毛到秋天,当内层的毛开始生长。在脱毛期间,西藏獒犬仍须规率地予以刷毛、整理。
成熟期
藏獒成熟缓慢。雌犬大概3~4年之间成熟,雄犬则要到4~5年。
性格
藏獒是一种有强烈意志,勇敢的动物,对家园和家庭有天生的保护能力。
对于陌生人:藏獒是不接近陌生人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能,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一旦介绍某人给他们认识,他们很少会忘记这个人。
小藏獒呵护
藏獒幼仔胃肠容积小,宜少喂多餐,每日喂5—6次,随日龄的增加,日粮浓度和日喂食量要逐渐加大,以适应仔獒日增重的提高。
特殊之处
(1)藏獒的一些特性是不同于其它的狗的,雌性每年只生产一次。通常是发生在每年的秋天。
(2)藏獒平时没有人们常说的“狗味”。
藏獒的一只眼球是白色的,口水较多,不爱叫,很忠心,在潮热环境中,獒易生病。除此之外,与其他犬种的饲养无异。
饮食习惯
(一)广食性
藏獒除食肉、骨等动物性食物外,也吃大量的植物性食物,或者可以说所有人类平常吃的食物,藏獒都能摄食。例如,许多藏獒被贩运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对当地所生产的玉米、大米、小麦等食物,都能正常进食,而从无不良反应。另外试验观察到,长年圈养或拴系的藏獒,一旦放出放开,不仅格外兴奋欢畅,还特别对生长的牧草感兴趣,似乎饥不择食地大嚼牧草,然后将一部分食人并处于半消化状态的草茎、草叶等又呕吐出来。是由于长期拴系造成的营养缺乏?还是藏獒已具有草食的习性?平时散放的藏獒很难见到这种“食草”的行为现象。但藏獒通过吃草和主动性的呕吐、提高食欲的特点却是在其他犬类未曾报道的。据观察,生活在草原上的藏獒,对各类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无论是各种鱼类,还是禽蛋,均无丝毫的兴趣或食欲。其实,这是藏獒的一种摄食习性。众所周知,藏民群众不吃鱼,还时常买来活鱼放生。所以,藏族同胞从来不会用鱼类等水生动物饲喂藏獒,藏獒对这些动物的气味十分不习惯,即使是偶尔触及,也会表现得极不舒适,摇头甩鼻,好像一个顽皮的小孩要甩掉不小心粘在手上的赃物。但在我国内地的饲养条件下,藏獒又能很快调整自己的摄食习惯和食性,吞食食物中新主人所添加的鱼粉或其他水产品。
(二)暴食性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条件极端恶劣,特别是在长达7-8个月的漫长冬日,雪漫漫,野茫茫。即便是牧民家中饲养的藏獒,也不能保证每天按时获得食物,免不了时常忍饥挨饿。食物来源不均衡,养成了它暴食暴饮的食性。迫使藏獒饲必食,食必净,有时食人量几乎达到正常时的几倍。成年藏獒在冬春季节一次几乎可以吃掉藏羊胭体的l/3,以重量计,可以达到十几千克。运气好,如果能遇到一只冻毙的羊只或主人喂给的牛头等物,藏獒不吃干净是绝不会放弃的。但藏獒有时甚至可以连续几天不吃食物,仍然能尽力尽职。由于活动量大,环境气温低,藏獒在暴食后一般很少发生消化不良现象。
(三)护食性
护食几乎是野生动物的本能。可以这样认为,在自然环境或野生环境中,生物与生物间的关系首先是吃或被吃的关系,即食物链的关系。因而,对野生动物而言,获取食物可能是每天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和内容。对生活于恶劣环境、食物匾乏地区的动物,食物就是生命,有无食物是生死攸关的事。获得了食物就要保护,保护食物就是保卫生命,藏獒亦是如此。可以试想,当l只藏獒经百般艰辛捕捉到1只野兔或1只旱獭后,饥肠辘辘的藏獒怎能轻易放弃?藏獒必然要尽可能的吃光吃尽所获得的食物,决不容许其他犬或动物分享。藏獒性格中那种绝不屈服的品质和特点,使藏獒在食物受到威胁时会十分气愤,甚至愤怒。当侵人的犬不接受警告时,一场恶战不可避免。不及时制止,有时2条性格倔强的藏獒会为争抢食物或护食而战,拼争得皮开肉绽。这种特点也告诫我们,每当给藏獒投食后切忌再欲取回,迫不得已要取回已投喂给藏獒的食物时,最好由藏獒最信赖的主人或饲养员在召唤藏獒的过程中,转移其注意力,再设法取走食物。一般为了避免互相厮咬争食,饲喂时应坚持每犬1份,绝对不可1个食盆多犬共用。即便是同窝的藏獒幼犬,在共食中也互不相让,并恶斗一场。尤其是那些性格倔强的藏獒,有可能从此记恨在心,稍有不顺,即有一争,让主人大伤脑筋。
配种常识
按照通常的经验,1岁龄左右的藏獒犬身体发育尚未完成,如果出现发情,不应配种,以避免犬体因发生妊娠而影响继续生长和发育。但实际上,在藏獒犬的原产地——青藏高原上,由于藏族牧民对藏獒传统的饲养和管理方式(白天多拴系,夜晚放开),当年发育达到性成熟的藏獒犬一旦出现发情,极少不被交配。嗅觉灵敏的成熟公犬一旦发现了正处于发情状态的处女犬,必欲追踪而至,强行交配。
在接近三千年的藏獒品种培育历程中,藏獒犬已经形成了对产地该种饲养和管理方式的适应,因此交配后的当岁小母犬与未交配母犬相比交体尺(体高与体长)增长差异不显著,体重增加较快。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据藏獒犬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每年元月前后出生的新生幼犬至年底生长期一般已达到10——12月龄,已完成了体高的快速生长阶段,因此即使发生妊娠,对犬只体高的影响已不明显,另一方面妊娠有助于提高母犬的基础代谢,伴随胚胎的发育和日益迫切的营养需要。
促进了母犬的新陈代谢和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发育。妊娠后,母犬的摄食量会显著增加,以保证胚胎的发育和分娩前的营养储备。
生活习性
睡眠
它的睡眠基本是比较集中在凌晨两点和中午,一般而言,藏獒没有什么固定的睡觉时间,它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打个盹。它们在睡觉的时候比较喜欢把嘴巴埋在下肢里,然后侧卧,这样就可以随时都能观察到周围的情况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鼻子。
饮食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藏獒它们吃着东西的时候是比较急躁的,狼吞虎咽也是常有的事情,同类为食物激烈争抢也是十分常见。
藏獒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在夏季喝水多而冬季喝水少,它往往会在比较冷的天气,喝的水越多,原因就在于它要以此来保证整个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但是我们在寒冷的季节给藏獒喂水时也要注意水温不能过低。
排便
它们在排便的时候,往往会后腿会呈弯曲的形状,正常成年獒粪便富有有光泽的。一般颜色为黄色,没有异味,母獒在排尿时一般是蹲下的,但是公獒就会把腿抬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发现藏獒在随地大小便,那么就很可能说明它们生病了。
运动
藏獒还是一种喜欢运动的动物,所以说我们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带他去遛一圈。让它们在宽敞的户外自由的奔跑和散步。对小藏獒我们也不能忽视,为保证其运动量尽可能让它在空旷的草地上和同伴之间欢乐的追逐,因为这样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
呼吸
研究发现,藏獒在低氧气浓度环境下呼吸更舒服。和西藏人一样,藏獒已经适应了低氧的环境。
换毛
藏獒对季节的变化十分敏感,换毛的时间随季节的变化及时而准确,换冬毛的时间从每年的5月开始大量换毛,经5周的时间彻底换完,以适应炎热的夏季。而长冬毛则是在每年的9月至12月,以适应寒冷的冬季。
应对措施
首先不要惊慌,要镇定自若,不能表现出恐惧,或者故意吓唬它,不能死死盯住它的眼睛,因为那样看起来在挑衅,因为狗也是会看人表情的。接着看自己是不是闯入了它的领地,还是它正在吃东西,或者看护小狗。如果是,就慢慢地退出去,其实藏獒也是狗,不会像狮子老虎那样的猛兽一样攻击人的,一般只会警告性的向你叫。而且一般情况下它也不会离开领地太远的。把你赶走了也就没事了。
藏獒比较傻,它首先会攻击打它的东西,如果你挥舞一根棍子,它会认为棍子是敌人,所以它会拼命的咬棍子,它不懂拿棍子的人才是真正的敌人,最好的方法是用棍子戳它,而不是挥舞起来打,这样藏獒很难近身,这样会避免被咬到,剩下的事就是且战且退,藏獒有领地意识,一旦你出了它的领地,一般它也就不攻击你了。
要是在人家里遇到藏獒先和他对视,当它还没冲出来的时候你可以试下用眼神或肢体语言和它交流,原则是让它觉得你不是敌人,消除敌意,你可以想象它是你的老朋友,那就是你自己养的狗。方法如下:很放松的站在那里微笑着用眼睛看着它的眼睛,要一直看着,但千万不要目露凶光,然后很温柔的和它说话,就象对一个小朋友说话那样,但你不要有任何动作,但手里要拿个棍子一类的东西以防万一,如果它的叫声小了点,你可以得寸进尺的再向前迈一小步,还重复温柔的动作和说话,脸上一定要有笑容。
如果万一没跑掉,或被藏獒拉倒了,那很麻烦了,这个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的脖子,凶猛的藏獒和野兽没什么区别,它首先会攻击你的脖子,而且藏獒一但咬住你是不会轻易撒开嘴的,因为它要一击使你致命,这是野兽的本能。这个时候只能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了,牺牲你的腿让它咬吧,这样能腾出双手保护自己,然后狠狠的打它的鼻子,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手里没家伙就用拳头,狠狠的打它的鼻子,能多狠就多狠,打别的地方没用,它的鼻子是最怕打的地方。如果你有同伴帮你最好拿水往狗的鼻子里灌水,这样狗会松口,不然,即使你打得它满脸是血,它也不松口。
历史记载
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3000—5000公尺的高寒地带,是世界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其特征是“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仪表堂堂”。历史上有“九犬成一獒”的说法,被看作西藏人的护卫犬和保护神。在西藏被喻为“天狗”。在世界犬类漫长的血统融合中藏獒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是许多世界大型犬种的祖先,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怕野兽的犬种,有“一獒抵三狼”的说法,故藏獒又有“世界种犬”和“东方神犬”之称。
藏獒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来自于著名的世界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57 年他来到中国,在四川省第一次遇到西藏人和“来自西藏的狗”。他在游记中描述:西藏人有如此巨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大胆,其形如驴,吠声如狮吼,足震山岳。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对西藏犬种的故事在公元1300年间首次刊载,马可波罗更是西方国家第一个拥有“来自西藏的大狗”之人,随其回国的藏獒也是首批进入欧洲的藏獒。当年成吉思汗在西征时曾用3万只藏獒组建了一支军团,该军团曾为其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有的藏獒就散落在当地,成为多种犬支的始祖。
1820年,藏獒由英王乔治四世进口到美国,本世纪被引入英国,但数量都不很大。1986年,英国犬类俱尔部授予该犬过渡期犬种标准,该犬支持率不断上升。
《尔雅》书云“ 狗四尺为獒” ,《博物志》云:“犬四尺为獒”,《史记普世家》 :“ 先纵獒狗名獒 ”,在《说文》中译“浪” 。即放浪不拘的犬为敖 ( 獒与敖通假 ) ,通过以上归纳为: 凡高大聪明雄健凶猛之犬均可称獒。西藏獒犬,古时有哮天犬之美誉,又称藏獒、蕃獒、松藩狗、苍猊犬,藏语称其为DoKhyi,意思是“拴系的犬”,属犬科,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国宝级大型猛犬,世界级珍稀犬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