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寒流

西伯利亚寒流是西伯利亚高压的俗称。
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半永久性冷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反气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
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的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如北欧、西欧)更冷。
- 中文名称 西伯利亚高压
- 外文名称 Siberia High
- 别名 西伯利亚寒流
- 产生地区 贝加尔湖与西伯利亚地区
- 影响范围 亚洲东部地区
形成原因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洲,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季气温低,亚洲东部紧邻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冬季气温高。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冬季时,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西伯利亚位于最广阔的大陆亚洲和最广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差异巨大,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了半永久性冷高压。
基本信息
蒙古-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高压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亚和蒙古 高压一带,冬、春季向其东部移动,受此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严寒。其高压脊经常伸向我国北方,强冷的西北气流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天气,因而通常被我们称为西伯利亚寒流 。
而在我国青藏地区,由于巨大的海拔高度差异,这股强大的寒流无法波及。
介绍
按俄罗斯行政区划所属的西伯利亚,西起乌拉尔山脉,将北冰洋与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作为其东界,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新西伯利亚州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距莫斯科3200公里,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首府新西伯利亚市是整个西伯利亚最低温度出现的地方,时间是1938年12月,当时的气温达到了-55℃。
任何一种天气情况产生的背后都有十分复杂的原因,也就是说,在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才会产生某种天气情况。而谈到西伯利亚寒流的产生,在西伯利亚中南部与蒙古交界的地方,也就是在俄罗斯的图瓦自治共和国境内,那里有一个图瓦盆地,地形比较特殊,在图瓦盆地上空有一个对周围气候起着巨大影响作用的高气压中心,被称为"西伯利亚气压最高区",它产生的冷空气可以影响到西伯利亚周围的地区。然而单单靠它本身的能量还不足以影响到中国。在俄罗斯西北的北极圈内还有一个类似的气压中心,这两个气压中心相互影响,相互传递能量。北极圈内的气压中心会不断给"西伯利亚气压最高区"输入能量,当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形成对周围气候影响巨大的寒流,影响到俄罗斯、蒙古和中国的北部地区。这股寒流既可以称为西伯利亚寒流,也可以称为蒙古寒流,简单说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