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褶皱构造

2022-06-29 02:41:58 百科资料

褶皱构造是组织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

简言之,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就称为褶皱。

  • 中文名 褶皱构造
  • 定义 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就称为褶皱
  • 特征 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 基本类型 背斜:向上弯曲;向斜,向下弯曲

特征

  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规模差别很大,手标本-几百公里。

意义

  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与矿产的关系:大向斜就是盆地,形成沉积矿床,虎睛形成于热液充填矿床; 与石油:背斜圈闭,过去发现的石油绝大多数与此有关;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旅游地质; 构造地质。

类型

  背斜:向上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

  向斜:向下弯曲,两翼岩层自两侧向中心倾斜。

要素

  1、核:泛指褶皱弯曲的核心部位;

  2、翼部:泛指褶皱核部两侧的岩层,一个褶曲具有两个翼,两翼与水平面的夹角叫翼角;

  3、转折端:褶曲两翼会合的部分,即从褶曲的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它可以是一点, 也可以是一段曲线。

  4、枢纽:褶皱的同一层面上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或折线,可以是水平线,也可以是倾斜线;枢纽反映褶曲在延长方向形状变化的情况。

  5、轴面(枢纽面):连接褶皱各层的枢纽构成的面称为褶皱轴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一般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来描述。

  6、轴迹:轴面与包括底面在内的任何平面的交线均为轴迹;

  7、脊线与槽线:背斜中同一层面上弯曲的最高点的连线称为脊线;向斜中同一层面上弯曲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槽线。

  与枢纽轴迹的区别,在寻找储油构造核开发油气矿床核地下水,弄清脊核和的位置。

  8、褶轴:是指与枢纽平行的一条直线。该直线平行自身移动的轨迹形成一个与褶皱层面完全一致的面;

  9、倾伏和侧伏:都是测量构造线空间位置的要素。倾伏是一条构造线在该线所在直立平面上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侧伏角:构造线在它所在平面上与该面平面交线之间的夹角。

分类

  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按产状、形态和组合形态分类。

  6.3.1 产状分类

  1、根据褶皱轴面产状,结合两侧产状特点分:

  直立褶皱: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两翼对称;

  斜立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

  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且倾角更小,两翼倾向相同,倾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同;

  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或近于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另一翼地层倒转;

  翻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

  2、根据枢纽产状,褶皱可分为:

  水平褶皱:枢纽近于水平,两翼的走向基本平行;

  倾伏褶皱:枢纽倾伏(倾伏角介于10度-80度之间),两翼走向不平行;

  倾坚褶皱:枢纽近于直立。

  以上:1、反应横剖面;2、反应纵剖面

  3、将1、2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即既反应横剖面的情况,又反应纵面的情况。

  其他信息

  名称

  轴面

  枢纽

  直立水平褶皱

  近于直立(80°-90°)

  水平(0°-10°)

  直立倾伏褶皱

  近于直立(80°-90°)

  倾斜(10°-80°)

  倾坚褶皱

  近于直立(10°-80°)

  近于直立(80°-90°)

  斜歪水平褶皱

  倾斜(0°-10°)

  水平(0°-10°)

  平卧褶皱

  水平(80°-90°)

  水平(0°-10°)

  斜歪倾伏褶皱

  倾斜(10°-80°)

  倾伏(10°-80°)

  斜卧褶皱

  轴面(10°-80°)

  枢纽倾伏(10°-80°)

  6.3.2 形态分类

  1、横剖面的形态分类

  (1)褶皱岩层的两翼夹角大小

  开阔褶皱:夹角大于70°;

  中常褶皱:夹角小于70°,大于30°;

  紧密褶皱,夹角小于30°;

  同斜褶皱:近于0°。

  (2)褶皱岩层的弯曲形态:

  圆弧褶皱:岩层是圆弧形弯曲;

  尖棱褶皱:两翼岩层平整相交,转折端呈棱角状;

  箱状褶皱:两翼近直立,到转折端转为水平;

  扇形褶皱:两翼均为倒转,以致整个褶皱呈扇形;

  挠曲褶皱:缓倾斜岩层中的一段突然变陡,形成台阶状弯曲;

  (3)根据同一褶皱岩层的厚度在褶皱不同部位的变化特点:

  等厚褶皱;

  顶厚褶皱;

  顶薄褶皱。

  2、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分类

  基于同一岩层在平面上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之比

  穹隆构造:长/宽<3/1的背斜构造;

  构造盆地:长/宽<1/3的向斜构造;

  短轴褶皱:长/宽<1/3-10/1之间;

  线状褶皱:长/宽超过10/1.

  6.3.3褶皱形态的空间组合分类

  1、平面上的组合类型:

  平行褶皱群;

  雁行褶皱群;

  帚状褶皱群;

  弧形褶皱群;

  2、剖面上的组合类型

  复背斜和复向斜,系指褶皱两翼被一系列次一级的褶皱所复杂化的大背斜或大向斜;

  隔挡或和隔槽褶皱:一个平行褶皱群内,如果背斜呈紧密褶皱,而向斜呈开阔平缓褶皱,称为隔挡或隔槽,四川东部的情况;

  隔槽或褶皱系一系列相面排列的开阔背斜被一系列紧密向斜所隔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