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朋克乐队

蠢朋克乐队(Daft Punk),1993年组建于法国巴黎,法国电子音乐制作乐队,由托马斯·本高特和盖-马努尔·德霍曼-克里斯托组成。
1994年,发行首支单曲《The New Wave》 。1995年,发行的单曲《Da Funk》使他们受到关注 。1996年,与维京唱片签约 。1997年,推出首张录音室专辑《Homework》,从而正式出道 ;同年,举办第一次世界巡演"Daftendirektour" 。2001年,发行第二张正式专辑《Discovery》 。2003年,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上映 。2005年,发行第三张录音室专辑《Human After All》 。2006年,执导科幻默片《电磁人》 ;同年,开启第二次世界巡演"Alive 2006/2007" 。2009年,发行的专辑《Alive 2007》和歌曲《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现场版在第51届格莱美奖上分别获得了最佳电子舞曲专辑奖和最佳舞曲录制奖 。2010年,为科幻电影《创:战纪》配乐 ;同年,获得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 。2013年,推出第四张录音室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 。2014年,在第56届格莱美奖中凭借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和歌曲《Get Lucky》获得四项大奖 。2016年,与威肯合作的歌曲《Starboy》取得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 。
2021年2月22日,蠢朋克(Daft Punk)宣布解散 。
- 中文名称 蠢朋克乐队
- 外文名称 Daft Punk
- 别名 傻朋克
- 国籍 法国
- 职业 电子制作乐队
发展历程
Daft Punk是一支来自法国的乐队,他们以演奏电子乐为主。Daft Punk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吸收了电子乐高手Jean-Michel Jarre 的键盘演奏手法,作品听起来与七十年代的Boston和Electric Light Orchestra乐队十分相像。

成员介绍
生于1974年2月8日的Guy Man,与生于1975年1月3日的Thomas Bangalter相识于1987年,那时他们都在巴黎的一所中学读书。90年代初,他们与另外一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支没有人声部分的吉他摇滚乐队,名字也很傻,叫做Darlin'。1992年,乐队的一首单曲推出时,他们的音乐还很不成熟,被英国著名的流行音乐周刊《Melody Maker》轻蔑地称为"傻朋克"(Daft Punk)。这对初出茅庐的Bangalter和Guy Man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也帮助他们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音乐风格。不久,两个青年人就投入了House音乐的怀抱,并成立了自己的舞曲组合。为了纪念这次事件,他们半开玩笑地将乐队命名为"Daft Punk"。这即是 Daft Punk 名字的由来,不过大家不要被名字误导了, Daft Punk 其实是一只电子舞曲乐队,和Punk没有关系。
推出专辑
1998年,Daft Punk推出首张专辑《Homework》,他们在音乐中收集了大量的人声素材,在这张全新大碟《Discovery》中,Daft Punk没有过多的采集人声,而是更多的运用电子音效及演奏来构成作品。"One More Time",由旋律与音效编织成的乐章足以引发一种新的流行文化,这也是一首舞曲圣歌。"Aerodynamic"中Yngwie Malmsteen式的吉他演奏与低音贝斯紧紧相扣,加上夸张的人声,使作品成为一个几乎疯狂的混合体。
90年代中后期世界乐坛出现了"法国新浪潮"(French New Wave),成为世界乐坛的一股暗流。从1996年开始涌现了众多年轻的法国电子舞曲组合,以法国人与生俱来的自由精神和浪漫气息为世人带来了充满新意的跳舞音乐。虽然法国Air组合在世界乐坛中率先打响了声势,但这股法国音乐浪潮的始作俑者是来自巴黎的二人组合Daft Punk。经过漫长的4年等待后,今年乐迷们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新专辑。
发布单曲
1994年,他们在苏格兰拉斯哥的独立舞曲厂牌Soma旗下发行了首张单曲《New Wave》,引起了Virgin唱片公司的注意。Virgin的法国区负责人Maya Masseboeuf说:"Daft Punk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法国电子乐队,而且他们非常懂得如何计划和推广自己,在音乐和外型上都非常有创意。"第二年,单曲《Daft Punk》使他们一举成名,并受到电子界泰斗The Chemical Brothers的盛赞。随后的首张专辑《Homework》更被誉为法国舞曲音乐新浪潮的奠基作品。在他们之前,法国流行舞曲音乐在世界乐坛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印象中,那里似乎只有Johnny Holliday这样的感伤小调歌手。专辑名为《Homework》,实际上就是在Bangalter的卧室里用最初级的电子设备制作的。甚至有传言说设计唱片封套所花的费用,都比做唱片里音乐所用的高。就是这样一张DIY唱片,最终在全球售出了200万张(对法国艺人来说,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
舞曲主义
Daft Punk并不是那种纯正的"舞曲主义者"。实际上在1992年之前,他们谁也没去过跳舞俱乐部。他们自己说在音乐上,Roxy Music和Ramones对他们的影响与House和Techno一样大。其后的4年间,Bangalter和Guy-Man一面专心经营自己的House厂牌,一面学习新东西。1998年Bangalter还以Stardust的名义,推出了一首单曲《Music Sounds Better With You》,成为了当年的"舞厅国歌"。Daft Punk对60年代的美国先锋艺术家Andy Warhol非常崇拜,希望能像他一样,将电影、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在新专辑中,两人都装扮成机器人。继70年代德国著名的电子组合Kraftwerk之后,已经很久没人这么干过了。作为继Radiohead的《kid A》之后最受到全球歌迷热切期待的一张专辑,《Discovery》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与《Homework》的纯正颠覆性舞曲不同,《Discovery》转向较为温柔内省的风格。"我们要做一张让我们自己都感动惊奇的唱片。"Bangalter说。他们用开放的音乐态度,打破House、Disco和Funk音乐的传统分野,开发变化多端的旋律、声响(他们对音响失真器的使用简直出神入化)与歌唱,创造出幽默而不失深度,极富想象力的作品。"我们已经厌倦了在一首10分钟的曲子中体现一个创意,我们3分钟的曲子中实现40个创意。"。"一个孩子喜欢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是我们做音乐的方法。如果你发现了戏法的秘密,那它就不再是戏法了。"这就是Daft Punk的哲学。
另外,为配合该专辑的推出,一向以宇宙冒险为题材的日本漫画大师松本零士,受托为Daft Punk第一支单曲"One More Time"设计MTV,而且还将陆续为整张专辑导演出一系列有剧情连续性的科幻太空动画片。机器人、电子乐、太空动漫、新的世界好像就在眼前,而Daft Punk正在带着我们发现它。
新浪潮
这张将引导潮流的2001冠军专辑,近日将由京文唱片代理引进全国发行,一同上市的还有Daft Punk的本国同行-AIR组合的新专辑《10千赫传奇》,这"一文一武"法兰西电子双星并耀,势必将在乐迷中掀起一波法国电子新浪潮。
关于他们广为美国电视观众所知的机器人装,他们是这样解释的
"We did not choose to become robots. There was an accident in our studio. We were working on our sampler, and at exactly 9:09 a.m. on September 9, 1999, it exploded. When we regained consciousness, we discovered that we had become robots."
"在Discovery这张专辑的筹备时,一次的录音室意外彻底改变了Daft Punk,这两个首脑人物宣称在1999年9月9日早上的9点9分,当他们在为新专辑的歌曲取样(sampling)时,录音室发生了大爆炸,等到他们清醒过来时,他们已经变成了半人半机器的robots,从此以后,Daft Punk就像是星际大战的黑武士一样,永远带著头盔面对这个世界。"
格莱美奖项
1998年《Da Funk》最佳舞曲唱片提名1999年《Around the World》最佳舞曲唱片提名

2002年《One More Time》最佳舞曲唱片提名
《Short Circuit》最佳流行器乐演奏提名
2006年《Human After All》最佳电子/舞曲专辑提名
2009年《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Alive 2007)》获得最佳电子/舞曲专辑唱片
《Alive 2007》获得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2013年《Random Access Memories》年度最佳专辑 /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最佳非古典类混音工程专辑(音频工程师获奖) 《Get Lucky》最佳流行组合表演 /年度制作奖
专辑列表
Tron: Legacy
专辑中文名: 创:战纪

专辑英文名:Tron: Legacy
别名:电子世界争霸战2
艺术家: Daft Punk
资源格式:MP3
发行时间:2010年12月7日
地区:美国
语言: 英语
专辑曲目:
Disc 1
01 Overture
02 The Grid
03 The Son of Flynn
04 Recognizer
05 Armory
06 Arena 0
07 Rinzler
08 The Game Has Changed
09 Outlands
10 Adagio for TRON
11 Nocturne
12 End of Line
13 Derezzed
14 Fall
15 Solar Sailer
16 Rectifier
17 Disc Wars
18 C.L.U.
19 Arrival
20 Flynn Lives0
21 TRON Legacy (End Titles)
22 Finale
23 Sea of Simulation (Amazon MP3 Exclusive)
23 Sunrise Prelude (Nokia Ovi Store Bonus Track)
iTunes Bonus Tracks
23 Father and Son
24 Outlands, Part II
Disc 2(Special Limited Edition)
01 Encom Part I
02 Encom Part II
03 Round One
04 Castor
05 Reflections
Remixes
01 Derezzed Remix (NTEIBINT Remix)
02 End of Line Remix (Basic Slack Midnight Cheap Mix)
专辑介绍
故事主人公是27岁的"萨姆"(Sam Flynn),他是第一部里男主角"凯文·弗林"(Kevin Flynn)的儿子,由加内特·赫德兰扮演。萨姆·弗林为了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杰夫·布里吉斯 饰),进入了父亲创建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自我产生的一位女子(奥利维亚·王尔德 饰)的帮助下从父亲的复制品Clu的手中逃脱,见到了在这个"虚拟世界"生活了25年的父亲,之后3人为返回到现实世界消除Clu而共同展开一段生死大冒险。本专辑由格莱美得主、法国"愚蠢朋克"(Daft Punk)电子乐双人组操刀制作的《创:战纪/电子世界争霸战2》。经过80年代Tron狂潮的洗礼,乐队成员也是Tron的热衷粉丝,整张原声邀请到集结全球百余位精英乐手的交响乐团,交响乐与电子乐的融合,蓬勃大气。

Alive 2007
专辑名称: Alive 2007 (Deluxe Edition)
专辑歌手: Daft Punk
发行日期: 2007-12-04
专辑语种: 英语
专辑类型: House
唱片公司: Virgin Records
专辑曲目:
DISC 1
01."Robot Rock" / "Oh Yeah"
02."Touch It" / "Technologic"
03."Television Rules the Nation" / "Crescendolls"
04."Too Long" / "Steam Machine"
05."Around the World" /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06."Burnin'" / "Too Long"
07."Face to Face" / "Short Circuit"
08."One More Time" / "Aerodynamic"
09."Aerodynamic Beats" / "Forget About the World"
10."The Prime Time of Your Life" / "The Brainwasher" / "Rollin' & Scratchin'" / "Alive"
11."Da Funk" / "Daftendirekt"
12."Superheroes" / "Human After All" / "Rock'n Roll"
DISC 2
01.Encore: "Human After All" / "Together" / "One More Time (reprise)" / "Music Sounds Better with You"
02.Music video: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Alive 2007)"
专辑介绍:
本张ALIVE 2007则是他们2007年6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现场演出实况纪录专辑。在这场演出中,Daft Punk以他们特别订制的顶级音乐硬体与软体设备,展现让人赞叹的混音技巧。对许多参与现场演出的乐迷来说,若是乐队能够重视专辑中的水准,那就是一件难得的体验。Daft Punk则更进一步,以乐迷熟悉的经典旋律与音乐片段,重组创造出全新的能量,透过音箱刺激乐迷的大脑与四肢。在电脑与软体公司的倾力支援下,更提供十分炫目抢眼的舞台视觉效果。除了历年经典曲目外,还能听到他们回头采用Busta Rhymes,当初取样Daft Punk完成的〈Touch It〉元素,以及他们为Gabrielle混音助阵〈Forget About the World〉。每个不同时期,Daft Punk都能带来全新的惊喜,科技在他们世界里,不再是冰冷生涩的东西,而是催情狂欢的最佳媒介,按下Play键,未来世界就在那里!
Interstella 5555: 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
专辑中文名: 星际5555 - 异星梦系统秘传
专辑英文名: Interstella 5555: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DVDrip
专辑歌手: Daft Punk
发行时间: 2003-12-02
专辑曲目
1. One More Time
2. Aerodynamic
3. Digital Love
4.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5. Crescendolls
6. Night Vision
7. Superheroes
8. High Life
9. Something About Us
10. Voyager
11. Veridis Quo
12. Short Circuit
13. Face To Face
14. Too Long
内容介绍
《Interstella 5555》是部很经典的音乐卡通电影,包含了Daft Punk专辑Discovery里所有的音乐,Daft Punk利用70年代经典老歌进行混音重制,与松本零士怀旧的画风非常相配。电影里没有对白,音乐和画面表达一切,边听音乐边看动画是很惬意的享受哦。
怀念《银河铁道999》、《宇宙战舰大和》的动漫迷,请准备欢呼!日本动画家松本零士(Leiji Matsumoto)终于有新作品"Interstella 5555"跟大家见面了!影片在康城电影节预映后,目前只在巴黎、东京及欧洲一些戏院上映,而现在DVD版也出街了。目前虽只在欧洲售卖,但本地动画迷可上网订购。
幕后花絮
★一切因Daft Punk乐队开始
Daft Punk这对戴着机器人头盔,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的人气巴黎电音组合,是科幻、机器文化的发烧友,从小看了《银河铁道999》后便把松本零士捧为偶像。3年前推出"Discovery"专辑前,他们构想了一个配上他们的音乐的动画剧本,于是特地飞到东京拜见偶像,请他合作。松本听了他们的概念与音乐后,觉得很投缘,立刻答应。
值得一提的是:"Interstella 5555"虽不是由松本导演,但却是由他全程监督,强烈的松本风格仍处处留痕。
稍有留意西方MTV的动画迷早应看到Daft Punk 4首热播的MTV(以"One More Time"最hit),都是松本制作的动画片段。这部"Interstella 5555"是加长版。一小时长的动画没有一句对白,每一个段落都随"Discovery"的每首歌互动,串成一个"外太空"的电音歌剧。
★"Interstella 5555"讲什么?
宇宙有支才华横溢的外星人摇滚乐队,被一个作恶多端的经纪人绑架,洗脑。他们被包装成流行歌星送到地球表演,并被百般摆布,只为征服流行曲排行榜。看得出这是作风叛逆的Daft Punk在反讽当今无实力的偶像歌手当道的乐坛。
★松本零士哪里酷?
科幻题材的漫画他最拿手。他的科幻漫画洋溢浪漫唯美的氛围,俊男美女的人物造型都有一种冷冷的、哀愁的深情,增添外太空无边无际寒意。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科幻意念与视觉,对传统只会出现巨笨机械人的科幻漫画,造成极大震撼。好比《银河铁道999》列车外表古旧,内部却装有"耐能量无限电磁力"装置,穿梭宇宙。这些非典型的科幻,在当时是十分前卫的。松本在1995年成为日本航空宇宙博物馆荣誉馆长,可见他对航空科幻的影响。如果没有他,我们所看到的漫画,或许仍是《铁甲万能侠》这类机械人科幻作品。
★松本零士将回潮?
松本在80年代后期声名下挫,近年,似乎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他在"Big Gold"杂志发表新版《银河铁道999》,去年《银》的专属日文网站上,又有最新第41话"始发站'命运'2"。这会否造成第二波松本热,仍是未知数,但踏入60岁的松本却证明了他宝刀未老,要新一代动漫迷好看!
★"Interstella 5555"
充满《银河铁道999》的影子。
·片名玩数字,立刻叫人联想到经典的999太空火车。
5是S的象形字,5555其实是片名--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秘密摇滚明星制度)的简写。
·女主角Stella依然秀发飘逸迷人,飘得比洗发水广告名模还要厉害。阿敏每次看他画的金发美女,仿佛可以闻到她的秀发传出的淡香。这金发美女是松本偏爱人物,曾以不同的身份在《银河铁道999》、《银河海贼》、《千年女王》等作品中出现。这次虽换了蓝皮肤,扮相更"乔"更媚,但还是让人联想到《银》里叫人怀念的美蒂。
·松本笔下大多是俊男美女,但当中总会有个不起眼的矮冬瓜要角,"Interstella"里的鼓手Baryl似乎扮演了《银》里铁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