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蠕形螨病

2022-07-05 10:59:58 百科资料
蠕形螨是由蠕形螨寄生于人的毛囊或皮脂腺内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又称毛囊虫皮炎。常发生于超过30岁以上的成人,儿童很少见。成人发生的百分率各不相同,在10%~27%之间。但它的存在常无明显表现,除非在数量十分多的情况下。蠕形螨体细长,呈蠕虫状,长约0.9mm,寄生于鼻的皮脂腺,其次是前额、颌、头皮。可使被寄生的毛囊胀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它的生命周期持续14天,卵60h,幼虫36h,数个蛹段132h,成虫期120h。
  • 挂什么科 皮肤科
  • 哪些症状 痤疮样皮疹、脓疱、脱屑
  •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 需做检查 显微镜检
  • 引发疾病 毛囊损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寄生于人的毛囊或皮脂腺内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又称毛囊虫皮炎。

  (二)发病机制

  蠕形螨是否能致病尚无定论。可能由于宿主个体差异,使人体对螨感染表现出不同反应,部分人可出现临床症状,而部分人则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酒渣鼻样和痤疮样皮疹,如毛囊损害、红斑、脓疱、脱屑。

  依据主要临床表现为酒渣鼻样和痤疮样皮疹,如毛囊损害、红斑、脓疱、脱屑。用挤压法将扩张的毛囊口挤出皮脂,加氢氧化钾或纯甘油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形螨。可以诊断。

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面部的皮肤以及鼻周可见红色丘疹,以及酒渣鼻样和痤疮样皮疹,如毛囊损害、红斑、脓疱、脱屑。

  病理学检查:皮肤角化过度,可见到皮脂堆积,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合并感染的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其他检查:血常规,以及面部分泌物显微镜下检查。

鉴别

       该病要和下列疾病鉴别:

  1.丘疹性荨麻疹 皮疹常突然发生,与季节关系不大,不一定有谷物、杂草接触史,不易查到虫体。

  2.疥疮 有典型的好发部位,在指缝处常能查到疥螨或虫卵。

  3.水痘 发病多在春季,多见于儿童,有接触传染史,皮疹以水疱为主,发疹前常有先驱症状,无谷物、杂草接触史。

  

并发症

      1 螨性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皮肤病。

  2 螨性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慢性炎症。

  3 螨性外耳道瘙痒症。

  4.蠕形螨还可以引起脂溢性脱发、口周炎、外阴瘙痒等皮肤疾病,也可和混合痔、表皮囊肿、基底细胞癌、结核样麻风等同时存在。

预防

        注意居室、仓库、贮具、货柜、容器和谷物的通风干燥,经常在强光下曝晒,如发现螨虫应及时喷洒消毒杀虫药物。此外要加强个人防护,工作后要及时洗澡更衣,皮肤上可涂5%萘酚硫磺膏或疥疮搽剂、苯甲酸苄酯搽剂等,不仅可防止螨虫的侵袭,而且可杀灭螨虫。

  

治疗

  1.西医以杀螨虫、去除皮脂、改善症状为治疗原则。如内服灭滴列灵等。但容易反复。

  2.中医多以清泻肺胃、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

  3.口服替硝唑0.1g,每天3次,或甲硝唑0.2g,每天3次,2周一个疗程,外用5%硫磺洗剂,或(过氧苯甲酰)乳剂。

饮食

      1.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沐浴洗澡,勤换洗衣物以及床被,避免饲养宠物。

  2.皮肤瘙痒患者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以免皮肤瘙痒加剧。不断搔抓不仅可使皮肤增厚,而且皮质变厚后反过来又加重了皮肤瘙痒,因此会形成愈抓愈痒、愈痒愈抓的恶性循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