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蝌蚪啃蜡

2022-07-06 22:32:57 百科资料

蝌蚪啃蜡是"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时最早的"曾用名"。1928年,可口可乐在天津装瓶生产,不知哪位高人音译了个"蝌蚪啃蜡"的中文名。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蚪啃蜡"。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盖后充盈的气泡,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

  • 中文名称 蝌蚪啃蜡
  • 外文名称 Coca-Cola
  • 定位 "可口可乐"曾用名
  • 时间 1928年
  • 地点 天津

  于是,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它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译,还比英文更有寓意。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易于传诵。 这是可口可乐步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然而,在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9年,在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第一批可口可乐产品从香港经广州运到了北京。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了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可口可乐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