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 挂什么科 急诊科
- 哪些症状 恶心与呕吐、腹泻、腹痛、水样便、出血利坏死、杨梅样舌、腭舌咽呼吸肌呈对称性弛缓性轻瘫、排便频率异常、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脂肪泻
- 好发人群 所有群体
- 需做检查 粪细菌培养、便常规
- 引发疾病 并发症少见
病因
潜伏期长短不一,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如摄入细菌毒素为主者,潜伏期较短,1~5h,甚至可短到数十分钟,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少数继以腹泻,无明显发热。多为自限性,持续4~24h恢复。
凡进食剩饭或其他可疑食物6~14h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者,均应疑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确诊有赖从可疑食物及患者粪便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菌量应达到每克粪便含105或以上,始有诊断意义。其细菌应作血清型及生物型鉴定,并应进行肠毒素试验,确定有无致病力。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如摄入细菌毒素为主者,潜伏期较短,1~5h,甚至可短到数十分钟,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少数继以腹泻,无明显发热。多为自限性,持续4~24h恢复。
凡进食剩饭或其他可疑食物6~14h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者,均应疑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确诊有赖从可疑食物及患者粪便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菌量应达到每克粪便含105或以上,始有诊断意义。其细菌应作血清型及生物型鉴定,并应进行肠毒素试验,确定有无致病力。
检查
粪便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
应进行肠毒素试验,将试验菌株和阳性及阴性对照菌株分别接种于0.6mLCAYE培养基内,37℃振荡培养过夜。加入20000IU/mL的多粘菌素B0.05mL,于37℃离心4000r/min 15min,分离上清液,加入0.1%硫柳汞0.05mL,于4℃保存待用。确定有无致病力。
鉴别
临床应与一般肠炎相鉴别,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并发症
当摄入的食品其蜡样芽胞杆菌数量达>106/克时常可导致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在临床上可分为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类。呕吐型的潜伏期为0.5-6小时,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偶而有腹痉挛或腹泻等症状,病程不超过24小时,这种类型的症状类似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腹泻型的潜伏期为6-15小时,症状以水泻、腹痉挛、腹痛为主,有时会有恶心等症状,病程约24小时,这种类型的症状类似于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预防
蜡样芽孢杆菌分布广泛,预防主要是防止食物污染。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严格凉拌菜的卫生要求。食物应充分加热,不宜放置于室温过久。如不立即食用,应尽快冷却,低温保存,食前再加温。
治疗
本病较轻,常为自限性疾病,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对症处理,重症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肠道感染及其他沙门菌感染,所以吃了比较有效。 但诺氟沙星胶囊也有很多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
饮食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饮食应注意不吃未经彻底加热的剩饭、剩面类食物。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严格凉拌菜的卫生要求。食物应充分加热,不宜放置于室温过久。如不立即食用,应尽快冷却,低温保存,食前再加温。看上去未变质的剩米饭或面条,应在食用前进行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