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蛤蚧汤

2022-07-02 11:18:36 百科资料

蛤蚧汤是一药汤,主治咳嗽、咯吐脓血,处方来源于 《证治宝鉴》卷五、《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简介

  春日忽暖忽寒时,最易诱发喘咳类疾病发作。以核桃和南北杏煲蛤蚧有理气定喘、补肺益肾的作用,还可治疗春日湿困时的腰酸脚软。

  蛤蚧是壁虎科类的动物,雄者为蛤,雌者为蚧,夜间鸣声,一曰蛤、一曰蚧,故名为蛤蚧,所以用时常是一对的。干品是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药材,生用是补益的药膳动物。南北杏均为止咳的中药,而核桃是补肾的干果。

基本信息

  方剂名称 蛤蚧汤

  药物组成 蛤蚧、贝母、知母、鹿角胶、葛根、人参、杏仁、甘草、枇杷叶。

  处方来源 《证治宝鉴》卷五。

  方剂主治 久嗽吐脓血及肺痿。

来源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组成

  蛤蚧(酒浸,酥炙) 知母(焙) 贝母(炮) 鹿角胶(炙令燥) 甘草(炙,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人参 葛根(锉) 桑根白皮(炙,锉) 枇杷叶(去毛,炙)各30克

用法

  上十味,粗捣筛。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

  咳嗽,咯吐脓血。

烹制

  生蛤蚧宰洗净, 去头、爪尖、内脏,可留皮,酒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如干品用酒洗清腥味;其余配料洗净,陈皮去瓤。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食盐便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