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蛤蚧定喘丸

2022-07-06 09:36:06 百科资料

蛤蚧定喘丸为咳喘类非处方药药品。主要由蛤蚧、瓜蒌子、麻黄、石膏、黄芩、黄连、苦杏仁(炒)、紫苏子(炒)、紫菀、百合、麦冬、甘草等14味中药组成。 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 企业名称 吉林安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5~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一丸, 一日2次
  • 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
  • 主治 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 功效 滋阴清肺,止咳定喘。

药物简介

  【通用名称】蛤蚧定喘丸

  【汉语拼音】Gejie Dingchuan Wan

蛤蚧定喘丸

  【英文/拉丁名称】Gejie Dingchuan Wan

  【产品类别】中药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向,味苦、甜。

  【作用类别】本品为哮喘病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蛤蚧、瓜蒌子、麻黄、石膏、黄芩、黄连、苦杏仁(炒)、紫苏子(炒)、紫菀、百合、麦冬、甘草等14味。

  【功能与主治】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5~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2 次。

  【制剂/规格】小蜜丸每60粒重9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

  蛤蚧 11g 瓜蒌子 50g 紫菀 75g 麻黄 45g 鳖甲(醋制)50g 黄芩 50g 甘草 50g麦冬 50g 黄连 30g 百合 75g 紫苏子(炒)25g苦杏仁(炒)50g 石膏(煅) 25g

制法

  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10 ~2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7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肌肉纤维淡黄色,密布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呈平行的波峰状。纤维淡黄色,梭形 ,壁厚,孔沟细。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鲜黄色。

  (2) 取本品水蜜丸1.3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2g,切碎,加硅藻土1g,研匀。加在氧化铝柱(5g,内径20mm,干法装柱)上,用无水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加甲醇5ml ,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 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 异丙酸-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3) 取本品水蜜丸2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3g,切碎,加硅藻土1.5g,研匀。加50%甲醇1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 使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醋酸-水(10:7:5: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5 %盐酸酸性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相应的斑点显灰褐色。

  (4) 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切碎,加硅藻土5g,研匀。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30ml与浓氨试液1ml,放置2 小时,时时轻摇,滤过,药渣用乙醚20ml分3 次洗涤,滤过,合并滤液,加盐酸乙醇溶液(1→20)1ml,摇匀,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40: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于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本品用于虚劳咳喘,咳嗽新发者不适用。

  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7.若哮喘急性发作,或胸闷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8.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蛤蚧的介绍

  蛤蚧 (《雷公炮炙论》)

蛤蚧

  【异名】 蛤蟹(《日华子本草》),仙蟾(《纲目》),大壁虎(《中药志》),蚧蛇、德多、握儿、石牙(《广西中药志》)。

  

【来源】

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

蛤蚧形如壁虎而大,全长20余厘米。

  

【采集】

一般在5~9月间捕捉。

  主要方法:①光照:晚间乘蛤蚧外出觅食时,用较强的灯光照射,蛤蚧见强光则立即不动,便可捕获。

  ②引触:用小竹竿一端扎上头发,伸向石缝或树洞中引触,蛤蚧遇发咬住不放,即迅速拉出,捕入笼中。

  ③针刺:在竹竿上扎铁针,乘蛤蚧夜出时刺之。

  蛤蚧捕得后,用锤击毙,剖腹取出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定于竹片上,以防脱落,然后用微火焙干。

  

【药材】

干燥的全体,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

  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腹背部宽6~10厘米。

  质坚韧,气腥,味微咸。

  以体大、肥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

  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海马为弱。

  

【炮制】

蛤蚧: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

  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

  (②《日华子本草》: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性味】

咸,平。

  ①《开宝本草》:味咸,平,有小毒。

  ②《本经逢原》:甘成,温,小毒。

  

【归经】

入肺、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用主治-蛤蚧的功效】

补肺益肾,定喘止嗽。

  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①《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②《日华子本草》: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③《开宝本草》: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④《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有功。

  ⑤《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⑥《本草再新》: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

  蛤蚧尾能治疝。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宜忌】

外感风寒喘嗽忌服。

  ①《本草经疏》: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

  ②《得配本草》: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名家论述】

①《纲目》: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

  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

  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

  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②《本草经疏》: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

  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