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蚌壳

2022-07-08 07:02:00 百科资料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宋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龙蚌》:"邻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壳求售,其中俨然一蛇身,累累若贯珠。"有记载。

  • 中文名 蚌壳
  • 外文名 fruticulos Moghania
  • 拼音 bàng ké 
  • 成分 碳酸钙
  • 可食用 可

简介

  bàng ké 蚌壳

中文解释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

历史记载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龙蚌》:"邻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壳求售,其中俨然一蛇身,累累若贯珠。"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卜之琼茅、蚌壳之闲,茫然不得影响。"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第一章第二节:"龙山文化遗址中兽骨、鱼骨、蚌壳、螺蛳壳不少。"

怎样吃蚌肉

河蚌炖肉

  蚌肉做菜的最基本的作法是,味要辣,要放醋,要洗干净。不过再开始这一切之前,要将蚌的壳与肉分离。这个时候就要用刀将蚌肉从壳中挖出,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以免伤手,其壳之锋利,皆有目共睹。

  其壳肉分离后,肉是用来吃的,这是好吃的人都知道的事,这我就没有说的必要了,要说的是如何烹饪。

  蚌肉在下锅之前必须洗干净,但没有技术就达不到吃干净蚌肉的效果了。洗蚌肉和洗田螺肉是一样的,除要用清水反复的揉洗外,还要放在滚水中过一下,然后再洗,这样才干净。不然肉上的沙土颗粒,会打伤自己的身子的。千万要注意的是,用滚水过的时候,不能过的太狠,以免肉质老化,不好吃还不说,还会伤着自己的牙齿。

  蚌肉洗干净之后,要切成细细的丝条,将水在火炉上烧滚,放入大把的尖辣椒,加醋以去其腥味,各种作料不可少,下入火锅中炖下,肉质鲜嫩而有味。

  炒烩蚌肉的时候,先前的工序是一样的,只是炒的时候不能过火,不然会咬不动哦!

  这些日子,市面上是蚌肉最多的时候,价格便宜,大家可以一试。

  【菜名】 河蚌炖肉

  【所属菜系】 全部

  【特点】 蚌肉有特殊的鲜味,猪肉鲜嫩肥美,富含胶质、脂肪,二者巧妙地配合在一起,风味独特.

  【原料】

  蚌肉1500克,猪五花肉250克。调料:绍酒20克,葱结1个,姜2片,精盐10克,味精1克,胡椒粉2克。

  【制作过程】

  1.猪肉洗净,镊去毛,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块。 2.蚌肉去泥肠,用刀柄将边上的硬从捶扁,洗净。 3.炒锅上火,放入蚌肉、葱结、姜片、绍酒和少许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上小火焖10分钟,再放入肉块同炖,旺火烧沸后,移小火炖约2小时至蚌肉、猪肉酥烂时,放入精盐、味精,起锅装入汤碗内即成。吃时撒入胡椒粉。

炒烩河蚌

  料:蚌500克 彩椒半个 (没有也可) 香葱2根 姜1块 料酒1/2茶匙(3ml) 盐1/4茶匙(1克)水淀粉1茶匙(5ml)香醋1/2茶匙(3ml)

  做法:

  1)蚌买回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几次,然后放入大碗中,盛满清水,放入一勺盐,浸泡半小时让蚌壳吐沙。然后沥干水备用。

  2)锅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热至沸腾后,放入蚌焯烫,约1分钟后,所有蚌就会张开口。捞出放入盘中。那些没有开口的,可以坚持再煮半分钟,如果还是紧闭的,就扔掉不要,是死的或坏的不要食用。

  3)将焯烫后的蚌去壳,肉留用。香葱切成段4厘米长的段,姜去皮切成4厘米长的细丝。彩椒切成4厘米长的条。

  4)锅中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倒入香葱段和姜丝爆香,放入蚌壳肉,迅速淋入料酒,调入盐,彩椒条,淋入水淀粉搅拌均匀后,最后淋入香醋即可。整个过程约半分钟左右,不要过长,否则蚌壳肉变老影响口感。

  注:不去壳也行,看个人喜好了

  三、蚌壳草根的药用价值 蚌壳草根的营养价值 蚌壳草根的药用价值 蚌壳草根的营养价值【出处】出自《红河中草药》。本品还可治咳嗽,哮喘,肺炎,百日咳,黄疸等症。

  【拼音名】Bànɡ Ké Cǎo Gēn

  【英文名】fruticulos Moghania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emingia fruticulosa Wall.ex Coll.[Moghania fruticulosa(Wall.ex Call.)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半灌木千斤拔 半灌木。幼枝被毛。单叶互生,长卵形,长4-7cm,宽3-4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几无毛,叶脉背面隆起,被长毛;叶柄长0.8-1.5cm;托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序包藏在蚌壳状苞片中,苞片密被棕色长硬毛,蝶形花白色。荚果矩卵形,有种子1-2个。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区半山坡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甘;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服、炖肉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