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虬龙

2022-07-14 01:57:47 百科资料

虬龙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一种软中有硬的奇形兵器,为燕赵双侠中的老二矮金刚蓝和所持。此棒长五尺六寸,两端全是龙头,龙舌是两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银丝、头发缠就,软硬兼施。这种兵刃与棒棍不同之处是,在龙头上下各有一个倒钩。因而此物既可当软鞭,又可当双枪,更能当棍使用,并各有不同招术。蓝和使用此棒是按着七十手行者棒、内藏三十六路白猿枪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紧似一招,一式强似一式;虚实莫测,蹿高纵矮,功夫精纯独到。(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 中文名 虬龙
  • 拼音  qiú lóng
  • 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
  • 特征 有角

相关信息

  部首:虫 6划,总笔划:7

虬龙

  qiú, 笔顺:2512145 五笔编码:jnn 虬

  虯

  qiú

  【名】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的龙〖smalldragonwithouthorns〗

  虯,龙子有角者。从虫,按,俗字作“虬。

  古代传说中的有角无须的小龙。屈原《天问》:“虬龙负熊”。宋《瑞应图》:“龙马神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骼,上有翼,修垂毛,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虬龙则是传说中的瑞兽,“神马”,“马八尺以上为龙”,“两角者虬”。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虯龙,无角曰螭龙。——《广雅·释鱼》。按,龙“雄有角,雌无角,龙子一角者蛟,两角者虯,无角者螭也。”

虬龙

  母龙曰蛟,子曰虯,其状鱼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

  驾青虬兮骖白螭。——屈原《涉江》

  又如:虬立(如虬龙般耸立。形容恣态骁勇矫健);虬虎(龙和虎。比喻英雄豪士);虬柱(雕绘虬龙的柱子);虬龙片甲(虬龙是罕见的动物,虽是一片鳞甲,也很难得。比喻贵重的物品)

  虬

  qiú

  【形】

  盘曲,卷曲的样子〖curling〗

  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罗邺<老将>

  又如:虬眉(卷曲的眉毛);虬髯(卷曲的胡须);虬文(纠绕盘曲的花纹);虬屈(盘屈纠结的样子)

词语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龙。《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虬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3.比喻盘屈的树枝。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

相关简介

  双龙银丝虬龙棒

  一种软中有硬的奇形兵器,为燕赵双侠中的老二矮金刚蓝和所持。此棒长五尺六寸,两端全是龙头,龙舌是两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银丝、头发缠就,软硬兼施。这种兵刃与棒棍不同之处是,在龙头上下各有一个倒钩。因而此物既可当软鞭,又可当双有关当局枪,更能当棍使用,并各有不同招术。蓝和使用此棒是按着七十手行者棒、内藏三十六路白猿枪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紧似一招,一式强似一式;虚实莫测,蹿高纵矮,功夫精纯独到。(见郑证因著<鹰爪王>)

  清乾隆紫檀虬龙纹长桌

  高:87cm,长:161cm,宽:41.5cm。长桌,紫檀木制。有束腰,四面牙条和牙头浮雕虬龙纹。因为桌腿与牙条相接处用棕角榫连接而缺少拉力,所以两腿之间方采用牙条连接,以起到加固作用。直腿,内翻回纹马蹄足。

  铁虬龙

虬龙

  全长92cm,刃长76cm. 厚实硕大的错银双龙官造装具。

参考文献

  汉典 http://www.zdic.net/cd/ci/7/ZdicE8Zdic99ZdicAC196077.htm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