虓虎
2022-07-02 08:25:00 百科资料

虓虎:咆哮的老虎。用于形容将领的作战勇猛。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常武》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原文"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此外《三国志马超传》记载,刘备册封马超为斄乡侯时,说:"希望马超依旧能如咆哮的猛虎般,统领万里疆域。" 然后就是陈寿形容吕布"虓虎之勇"的评语。
- 中文名称 虓虎
- 词义 咆哮的老虎
- 人物 周宣王、吕布、马超
- 读音 xiāo hǔ
涵义
虓 xiāo
虎吼。 勇猛:"前日从陛下平天下,~士爪臣,气力未衰。"
笔画数:10,部首:虍,五笔:VHAM 四角号码:41017 [ 笔顺读写 ]:撇折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引申
康熙字典释义: 【唐韵】许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虚交切,$音哮。【说文】虎鸣也。【诗·大雅】进厥虎臣,阚如虓虎。【传】虎之自怒虓然。【晋书·王戎传】戎年六七岁,宣武场观戏,猛兽大槛中虓怒震地。 又【类篇】一曰师子也。 又【韵会】亦作唬。【韩愈·征蜀聮句】下书遏雄唬。 或作猇。 猛虎怒吼。

出处
虓虎,意思是咆哮的老虎

1、《诗经·大雅·常武》:"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1、《三国志·魏书·吕布传》(陈寿评):"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2、《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刘备评):"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