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篱

《藩篱》是由丹泽尔·华盛顿执导,丹泽尔·华盛顿、维奥拉·戴维斯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曾是一度有着光明未来的棒球运动员、如今却成了匹兹堡环卫工的故事。
影片于2016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藩篱
- 类型 剧情
- 外文名 Fences
- 主演 丹泽尔·华盛顿、维奥拉·戴维斯
- 片长 138分钟
剧情简介
故事讲述一名叫特洛伊的美国黑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抢劫杀人案而入狱,当时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种族隔离政策还未完全废除,黑人登场机会很少(1947年的杰基·罗宾逊是首个在大联盟登场的黑人球员,电影《42号传奇》有描述)。加上特洛伊出狱后年纪也大了,棒球生涯就此结束,成为清洁工的他开始在匹兹堡过着平凡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Troy Maxson | 丹泽尔·华盛顿 |
Rose Maxson | 维奥拉·戴维斯 |
Gabriel | 麦凯尔泰·威廉逊 |
Lyons | 拉塞尔·霍斯比 |
Cory | Jovan Adepo |
Raynell | Saniyya Sidney |
职员表
制作人 | 托德·布莱克、托尼·库什纳、斯科特·鲁丁、丹泽尔·华盛顿、Eli Bush、Jason Cloth、Aaron L. Gilbert |
---|---|
导演 | 丹泽尔·华盛顿 |
副导演(助理) | Jonathan Medeiros、Susan Ransom-Coyle、Kate Hennessy |
编剧 | 奥古斯特·威尔逊 |
摄影 | Charlotte Bruus Christensen |
配乐 | 马赛罗·扎沃斯 |
剪辑 | Hughes Winborne |
选角导演 | 维多利亚·托马斯 |
艺术指导 | 戴维·葛罗普曼 |
美术设计 | Karen Gropman、Gregory A. Weimerskirch |
造型设计 | Brian Badie、Nancy Keslar、Jason Baker |
服装设计 | 莎伦·戴维斯 |
视觉特效 | Sean Devereaux |
布景师 | Rebecca Brown |
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丹泽尔·华盛顿饰演特洛伊 一名棒球希望新星,却因为一次意外的抢劫杀人案而入狱,特洛伊出狱后他的棒球生涯就此结束,沦为匹兹堡的一名环卫工。但是他一直在讲述着自己的理想、对于未来的规划,而且他让自己的孩子一直练习棒球。 |
![]() | 维奥拉·戴维斯饰演罗丝 特洛伊的妻子,是一个贤内助的角色,夫妻关系很温馨。可是随着特洛伊对于家庭控制的愈加深入,家庭的矛盾开始显现,不堪忍受特洛伊的梦想而狂躁哭泣。随后整个家庭看上去和睦的关系,即将崩塌。 |
![]() | 拉塞尔·霍斯比饰演里昂斯 特洛伊的长子,是将生命奉献给音乐的小号手,但他的音乐梦想却被父亲贬低的一文不值,这让他很烦恼,特洛伊经常与他角力,对他怒其不争,Lyons面对特洛伊的冷嘲热讽,很多情况下选择了忍气吞声,偶尔也反驳两句。 |
![]() | Jovan Adepo饰演柯里 特洛伊的小儿子,是一个有橄榄球运动天赋的青年,性格比较倔强,他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但是他的这一梦想却遭到特洛伊的反对,两人因此经常发生口角,柯里称父亲永远是阻止和影响他。 |
精彩花絮
- 电影的拍摄场景屈指可数,主要在马克松的家和后院展开。
- 该片的两名主角,丹泽尔·华盛顿和维奥拉·戴维斯刚好也是《藩篱》舞台剧主演,并于2010年双双获得托尼奖。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根据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森的同名话剧改编,在百老汇舞台多次演出,曾获托尼奖及普利策奖 。一直有人想要把《藩篱》拍成电影,但是剧作者奥古斯特·威尔森坚持让黑人影人来导演,所以一直难产。制片人斯科特·鲁丁获得电影版权后,打电话给华盛顿,问他想不想出演、或者导演这个片子,华盛顿答应他先读剧本。读完剧本,华盛顿被这个故事吸引了。丹泽尔·华盛顿事后承认,他20岁的时候看过这出话剧,他没有立刻答应拍电影,而是演话剧版的原因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年龄等不及电影筹备。当时华盛顿已经55了,而剧中男主角特洛伊是53岁,若不抓紧时间,华盛顿担心自己太老演不了了。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人物 | 备注 | |
---|---|---|---|---|
2017年 |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配角 | 维奥拉·戴维斯 | 获奖 |
最佳男主角 | 丹泽尔·华盛顿 | 提名 | ||
最佳影片 | 丹泽尔·华盛顿、托德·布莱克、斯科特·鲁丁 | 提名 | ||
最佳改编剧本 | 奥古斯特·威尔逊 | 提名 | ||
2017年 | 第74届美国金球奖 | 最佳女配角 | 维奥拉·戴维斯 | 获奖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 丹泽尔·华盛顿 | 提名 | ||
2007年 | 第70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女配角 | 维奥拉·戴维斯 | 获奖 |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2016年12月25日 | 加拿大 | 2016年12月25日 | 冰岛 | 2017年2月9日 |
英国 | 2017年2月10日 | 荷兰 | 2017年2月16日 | 德国 | 2017年2月16日 |
爱尔兰 | 2017年2月17日 | 法国 | 2017年2月22日 | 意大利 | 2017年2月23日 |
葡萄牙 | 2017年2月24日 | 西班牙 | 2017年2月24日 | 巴西 | 2017年3月2日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
派拉蒙影业公司 | Scott Rudin Productions | Paramount Pictures | 派拉蒙影业公司 |
MACRO | Bron Studios |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 NOS Audiovisuais |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这部电影不需要好莱坞各种自夸和叫卖,他的编剧、导演和主演无论是之前,还是在这部电影里都是出色的人物,他们需要得到观众的关注和接受。 (《滚石杂志》评)

电影并没有震天撼地的特效场面,但是两位主演历史级别的表演和一个无可比拟的美国式故事,足矣弥补所有缺憾。 (《波士顿环球报》评)
这是一部具有浓重舞台剧风格的电影,场景集中在后院。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情节主要靠大段的唠嗑吹水来推动。 (《晶报》评)
影片作为一部令人悲痛、感情丰富而又以表演为重的杰作,情感非常强烈而令人全神贯注,电影院应该中途暂停放映以便让观众得到缓冲,两位主演在片中都贡献了极强的演技。(《村之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