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藜麦

2022-07-04 10:22:01 百科资料

藜(读音lí)麦(学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藜科藜属植物。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适的高度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

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  

国内藜麦产品的销售以电商为主,缺乏实体店销售,藜麦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藜麦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加快品种培育和生产加工设备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藜麦必将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增收"的农业政策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5月,"超级谷物"藜麦在宁洱县试种成功。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藜麦
  • 拉丁学名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 别名 南美藜、印第安麦、奎藜、奎奴亚藜、灰米、金谷子、奎藜籽、藜谷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植物学史

  藜麦是印第安人的传统主食,几乎和水稻同时被驯服有着60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藜麦具有相当全面营养成分,并且藜麦的口感口味都容易被人接受。在藜麦这种营养丰富的粮食滋养下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伟大的印加文明,印加人将藜麦尊为粮食之母。美国人早在80年代就将藜麦引入NASA,作为宇航员的日常口粮,FAO认定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作物即可满足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的粮食,并进行藜麦的推广和宣传。2013年是联合国钦定的国际藜麦年。以此呼吁人们注意粮食安全和营养均衡。

形态特征

  藜麦穗部可呈红、紫、黄,植株形状类似灰灰菜,成熟后穗部类似高粱穗。植株大小受环境及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从0.3-3米不等,茎部质地较硬,可分枝可不分。单叶互生,叶片呈鸭掌状,叶缘分为全缘型与锯齿缘型。根系庞大但分布较浅,根上的须根多,吸水能力强。藜麦花两性,花序呈伞状、穗状、圆锥状,藜麦种子较小,呈小圆药片状,直径1.5-2毫米,千粒重1.4-3克。

产地生境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具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盐性,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原上,最适的高度为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及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藜麦不宜重茬,忌连作,应合理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薯类最好,其次是玉米、高粱等。

  施肥整地:早春土壤刚解冻,趁气温尚低、土壤水分蒸发慢的时候,施足底肥,达到土肥融合,壮伐蓄水。播种前每降1次雨及时耙耱1次,做到上虚下实,干旱时只耙不耕,并进行压实处理。一般每亩(667平方米/亩,下同)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20-30千克。如果土壤比较贫瘠,可适当增加复合肥的施用量。

播种方法

  播种期一般选在5月中旬、气温在15-20℃时为宜。播种量为每亩0.4千克。播种深度1-2厘米。一般使用耧播,也可采用谷子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15-25厘米。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查苗补苗: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应采取补种。对少数缺苗断垄处,可在幼苗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移栽后,适度浇水,确保成活率。对缺苗较多的地块,采用催芽补种,先将种子浸入水中3-4小时,捞出后用湿布盖上,放在20-25℃条件下闷种10小时以上,然后开沟补种。

  间苗定苗:藜麦出苗后应及早间苗,并注意拔除杂草。当幼苗长到10厘米、长出5-6叶时间苗,按照留大去小的原则,株距保持在15-25厘米。

  中耕除草:中耕结合间苗进行,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围正幼苗,做到深浅一致,草净地平,防止伤苗压苗。中耕后如遇大雨,应在雨后表土稍干时破除板结。当藜麦长到50厘米以上时,还需除草1-2次。

中期管理

  在藜麦8叶龄时,将行中杂草、病株及残株拔掉,提高整齐度,增加通风透光,同时,进行根部培土,防止后期倒伏。

水肥管理

  要求一次性施足底肥,如果生长中后期发现有缺肥症状,可适当追肥。一般在植株长到40-50厘米时,每亩撒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在藜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洒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可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藜麦主要以旱作为主,如发生严重干旱,应及时浇水。

后期管理

  在成熟期,要严防麻雀为害,及时收获,防止大风导致脱粒,造成损失。

病虫防治

  病害:主要防治叶斑病,使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防治1-2次即可收到效果。

  虫害:藜麦常见虫害有象甲虫、金针虫及蝼蛄等。防治方法:可每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千克于耕地前均匀撒施,随耕地翻入土中。也可以每亩用40%的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1-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配成毒土,撒施地面翻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虫。

主要价值

营养

  藜麦的营养价值超过任何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藜麦是一种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藜麦作为一种藜科植物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其品质也不亚于肉源蛋白与奶源蛋白。藜麦所含氨基酸种类丰富,除了人类必须的9种必须氨基酸,还含有许多非必须氨基酸,特别是富集多数作物没有的赖氨酸,并且含有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的矿物元素,以及多种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维生素,不含胆固醇与麸质,糖含量、脂肪含量与热量都属于较低水平。

食疗

  藜麦的全营养性和高膳食纤维等特性决定了它对健康的益处。研究表明,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藜麦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68 千卡
蛋白质14.1 g
脂肪6.1 g
饱和脂肪酸0.7 g
多不饱和脂肪酸1.6 g
单不饱和脂肪酸3.3 g
碳水化合物64.2 g
膳食纤维7 g
叶酸184 μg
5 mg
197 mg
457 mg
563 mg
47 mg
4.6 mg
3.1 mg
维生素A1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36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32 mg
烟酸(烟酰胺)1.52 mg
维生素B60.49 mg
维生素E2.44 mg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