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林草

藏林草,学名Anpicnum,属夹竹桃科茶叶花属作物,多年生野生草本韧皮纤维植物。主要分布西藏林芝地区,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原始森林特有的高寒区植物。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高寒区茶类植物。
- 中文名称 藏林草
- 拉丁学名 Anpicnum
- 界 植物界
- 科 夹竹桃科
- 属 茶叶花属
形态特征
藏林草,学名Anpicnum,属夹竹桃科茶叶花属作物,多年生野生草本韧皮纤维植物。
名称来源
1968年中国农业经济学家李伯明在藏南地区所在的雅鲁藏布江原始森林发现了野藏林草,并定名为藏林草。藏林草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范围
主产于我国雅鲁藏布江。
主要价值
茶的医疗保健功能
藏林草以干燥叶入药,性味甘、苦、凉,归肝经,具有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水肿等症。近年文献报道,藏林草治疗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均有显著疗效,并具有抗过敏、抗癌、抗辐射、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
藏林草属于区域性高寒区特产药茶,因此市场售价较高。市场售价一般在1200元/公斤。藏林草叶干燥后容易成碎末状,因此多制成沫状茶包销售。
1、显著的降压功能。
2、有效的降血脂。
3、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4、抗癌抗衰老作用。
5、镇静安神、抗惊厥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
7、强心利尿作用。
8、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功用主治
藏林草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藏林草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藏林草茶可治疗高血压等症。
稳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多年来医药界一直在寻找无副作用的中草药,上世纪50年代初,在印度找到的"利血平"降压效果虽好,但因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藏林草叶降压效果虽迟缓,但降压后较为稳固,因而被公认为目前最好的中草药降压产品。
降血脂
中国医科院药植所研究证明:西藏藏南地区所产藏林草叶,内含所有药用植物中最丰富的芸香甙、槲皮素和生物类黄酮和多种多酚类活性物质及近30种微量元素,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解烟毒
最早提倡藏林草学名的李伯明教授等先生在藏南等地调查藏林草时,发现这一带群众夏季在放牧休息时,常捉晰蝎戏耍,从烟袋中取出少许烟油放到晰蝎口中,晰蝎中毒全身发抖,不久死亡;若在死亡之前,于口中滴入新鲜藏林草茎叶中的白色乳状汁数滴,晰蝎就停止颤抖复苏逃跑,由此可推知藏林草中含有能解烟毒的成分。
软化血管
藏林草茶含有鞣质,类似于维生素P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茶叶中的单宁酸能抑制血压升高,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降低的作用。特别是藏林草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安神助眠
藏林草叶浸膏对戊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有协同作用,藏林草叶浸膏给家兔静脉注射,1.5分钟后,可使之皮层各区呈现出高压慢波的睡眠型。采用动物实验表明,藏林草叶水浸膏及其乙醇不溶部分和乙醚不溶部分均未见明显镇静作用,而水浸膏的醚溶部分和戊巴比妥钠的阈下催眠剂量有协同作用,入睡动物数随剂量增大而增加,并且重现性比较好。藏林草叶的乙醚提出物中极性偏大的部分或极性偏小的部分中,均有镇静、安神、催眠作用的物质存在。不用担心长期饮用会造成身体不适、兴奋失眠的作用。藏林草茶反而有助于对失眠的改善。
延缓衰老
衰老与自由基反应有关,而茶叶所含儿茶素衍生物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大量的维生素C也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E也能增强细胞的抗氧化作用。藏林草茶还含有益于人胚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发育成长,长期服用,安全无害。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减少白内障形成,有利于提高人体抗衰老能力。凡此种种,均说明藏林草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解酒护肝
藏林草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起到保护肝脏的解毒作用,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抗病毒作用,因而达到清火平肝、解酒护肝的作用。
排毒养颜
藏林草茶叶中含有黄酮有直接捕获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作用,同时又能增强免疫功能,常饮能减少皮肤色斑,花草植物精华中的消脂成分加上茶中的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
抗抑郁
从藏林草中提取,2.1%金线桃苷和2.7%异槲皮苷,是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急性径口人以提取物125mg/kg和丙味嗪,30mg/kg均可使,强迫动动游泳实验(FST)大鼠静止时间明显缩短,证明该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是特异性的,且与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有关。
增强免疫
藏林草茶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用法与用量
藏林草多以全株入药,内服:煎汤,2~3钱;或泡茶饮。
选方
①治肝炎腹胀:藏林草二钱,甜瓜蒂一钱五分,延胡索二钱,公丁香一钱,木香三钱。共研末,一次五分,一日二次,开水送服。(《西藏中草药手册》)②治神经衰弱,眩晕,脑震荡后遗症,心悸,失眠,高血压,肝硬化腹水,浮肿:藏林草一至三钱。开水冲泡当茶喝,不可煎煮。(《西藏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藏林草叶1~2钱,开水泡当茶喝;或早晚定时煎服。共治596例,其中单用藏林草叶169例;用其他降压药效果不稳定而改用藏林草,或降压药与藏林草同用,血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用藏林草巩固者计427例。结果症状消失或显着减轻者254例,减轻212例;其中血压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143人,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者268人。有效率达88.59%。服药时间越长则疗效越高,超过半年的可达93.3%;但藏林草的疗效与病程长短无明显关系。对头痛、眩晕、脑胀、失眠多梦和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此药对Ⅰ、Ⅱ期患者较为适宜;或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辅助剂,对改善症状有较好疗效。副作用:较多的为肠鸣、腹泻;偶有胃痛,胃口不好,口干、口苦;个别出现气喘或肝痛。
②治疗心力衰竭
取干燥藏林草根(切碎)5钱(约16克),加水3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后用文火煎1小时,冷却过滤,得滤液约200毫升,加入尼泊金酯少许,即制成80%的煎剂。凡Ⅱ度或Ⅲ度充血性心衰病人入院后给煎剂每次100毫升,日服2次。心率减至70~80次/分时,改为维持量,每日1次,每次50毫升左右。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50例,于用药后3~5天开始分析强心效果,结果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率减慢至正常范围)31例,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心率减慢但未至正常)16例,无效3例。多致病人服药后在3天内心率逐渐降至80次以下,最快的服药2次后降至正常,最慢者5天降至正常。降至正常后,一般心衰的其它症状、体征也都明显好转或消失。此后即改用维持量。部分病人用药后,在心电图上呈现毛地黄效应样改变,S-T段斜行下降,并与T波前段融合。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主要是消化道方面,以恶心、腹泻最多见;如能及时减量,反应可减轻或消失,反之则继续发展而出现呕吐。心脏方面的副作用主要是心动过缓和期前收缩,及时停药后可消失。
③治疗水肿
以藏林草根4~5钱水煎服,每日2次,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病人34例,证明有一定的利尿消肿作用。观察病例中包括肾性水肿、心性水肿各10例,肝硬化水肿6例,妊娠性水肿5例,其它水肿3例,多数为重危病人,用其它利尿药效果不显著者。服藏林草根后显效10例,有效19例。除妊娠性水肿外,其他病人普遍有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血压降低等表现。在治疗中应注意缺钾的现象。
④防治感冒
用藏林草500克,加水5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加防腐剂。日服2次,每次50~100毫升。或制成50%注射液,每天2~3次,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共治120例,治愈107例,占89.2%。风寒型疗效优于风热型。治疗中发现泽漆麻对气管平滑肌似有松弛作用。部分有气喘者,服药三天气喘即明显减轻或消失。预防每次用50~100毫升,煎剂,日服2次,似亦有效,但病例尚少,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藏林草叶可加工成藏林草茶,加工成茶后,不但去除了藏林草叶中的各种毒性成分,且让藏林草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能够被更充分的利用,口感达到了传统茶的水平,使其成为了一种能够随时饮用的日常茶饮。常饮能够很好的起到降压、稳压及预防心脑血管方面疾病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及整个身体都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