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蒙古黑膏药

2022-07-01 12:48:44 百科资料

蒙古黑膏药为蒙古医学外敷药的一个分支,始于元代,记载于蒙医经典《饮膳正要》中,由著名蒙医阿其勒图·绰尔济墨尔根完善并沿用。

  • 中文名称 蒙古黑膏药
  • 起源 中药
  • 文献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 类别 外敷药

膏药章 起源发展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黑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得到广泛使用。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

"膏药章"

  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历经沧桑岁月,"膏药章"后世传人采用祖传秘方和独有的"古今立体穴位疗法",为无数病人祛除病痛,是专治颈、肩、腰、腿病的百年老字号膏药。

蒙古黑膏药

  蒙古黑膏药为蒙古医学外敷药的一个分支,内蒙古的大草原和森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其中有很多可以做为药用植物,不屈不挠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的摸索和学习,用这些药用植物以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元代蒙古医学经典《蒙医正典》中提到的阿其勒图氏,博尔济吉特氏传统处方制法均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和验证。 现代蒙药学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黑膏药始于元代,记载于蒙医经典《饮膳正要》中,由著名蒙医阿其勒图·绰尔济墨尔根完善并沿用,后一直在蒙古游牧地区沿用至今,常年驰骋在广阔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伤、骨折,湿冻,高寒等疾病, 客观要求他们不断摸索克服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敷贴膏药法除湿毒,正骨、 正脑疗法也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对伤口的"烧灼疗法"、重伤者的"腹罨疗法"(即把牛或骆驼的腹腔剖开,将伤者放入,利用其温施疗)法并称为蒙古传统医学的三大疗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