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蒙人叱虎

2022-07-14 11:16:46 百科资料

蒙人叱虎选自《郁离子》,典故寓意告诉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而变的过于自负。

  • 中文名称 蒙人叱虎
  • 出处 《郁离子》
  • 属性 成语
  • 有关人物 刘基

原文

  蒙人⑴衣⑵狻猊⑶之皮以适⑷圹⑸,虎见之而走。谓虎为畏已也,返而矜⑹,有大志⑺。明日,服⑻狐裘⑼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⑽之。怒其不走⑾也,叱之,为虎所食。

译文

  有一个人穿着狮子的皮来到原野,老虎看到他就跑了。他于是以为老虎是惧怕自己,回去之后就很自负,自以为很了不起。第二天,穿着狐狸的皮去原野。又碰到了老虎。老虎站在那里蔑视的看着他。他很生气老虎竟然不害怕的逃跑,就大声的呵斥老虎,他就这样被老虎吃掉了。

注释

  [注释]

  ⑴蒙:春秋时鲁国的邑名,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南处。

  ⑵衣:穿着

  ⑶狻猊(suan ni):狮子。

  ⑷适:往

  ⑸圹:旷野。

  ⑹矜:自负

  ⑺有大志:自以为很了不起。

  ⑻服:穿着

  ⑼裘:皮衣。

  ⑽睨:斜着眼睛看。

  ⑾走:逃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