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葛根汤

2022-07-09 11:03:22 百科资料

葛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效。是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证的常用方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 出处 《伤寒论》
  • 功用 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 分类 辛温解表剂

简介

  葛根汤是由葛根、升麻、秦艽、荆芥、赤芍、苏叶、甘草等制成的中药汤剂。主要成份为葛根素、甘草酸等。具有发汗解毒,升津舒筋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头痛,麻疹,痢疾等症。  

基本信息

  方 名:葛根汤(发表之剂)

  总 结:发汗兼解肌

  组 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主 治:1.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

  ⒉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归 经:足太阳药也。

  方 义:成氏曰:「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变化方:⑴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⑵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⑶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不同制法及功用

版本一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葛根6克 升麻秦艽荆芥赤芍各3克苏叶白芷各2.4克 甘草1.5克 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肌。

  【主治】阳明经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脉长。

  【加减】若无汗而口渴者,为热入阳明之腑,加知母;自汗而口渴者,加石膏、人参;自汗而口不渴者,乃阳明经中风,去苏叶,加桂枝;若春夏之交,惟恐夹温暑之邪,不便用桂枝,加白术4.5克。  

版本二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异名】葛根豆豉汤(《赤水玄珠》卷十六)。

  【组成】葛根60克 枳实(去瓤,麸炒) 栀子仁豉各30克 甘草(炙)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次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酒疸。由饮酒过多,胃内生热,复因酒后当风入水,以致身目发黄,心中懊憹,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者。  

版本三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葛根 生姜各18克 独活12克 当归9克 甘草 桂心茯苓 石膏 人参 白术芎藭防风各6克

  【用法】上十二味,哎咀。以水1.2升,煮取300毫刀,去滓,每次服100毫升,每日三次。

  【主治】产后中风,口噤痉痹,气息迫急,眩冒困顿。  

版本四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 桂枝6克(去皮) 生姜9克(切) 甘草6克(炙) 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版本五

  【组成】葛根1钱,桂枝1钱,川芎1钱,细辛1钱,防风1钱,麻黄8分,枳壳8分,芍药8分,人参8分,炙甘草8分。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六引刘河间方。

  【主治】寒邪在经,胁下疼痛不可忍。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1钟半,入生姜3片,煎至8分,食远温服。  

版本六

  【药物组成】葛根4两,豉1升。

  【处方来源】《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王氏集验方》。

  【方剂主治】伤寒初起至2日,头痛内热,脉洪。

  【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煮取半升,温服。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周军等发现葛根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关节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足关节组织炎性因子IL—lB、FNF一a和PGE2的含量有关。Oza- ki等报道,葛根汤1.39/kg灌胃给药,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吲哚美辛相当,39/kg抑制棉球肉芽肿干重增加百分率,但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作用不明显b J。刘梅等用不同方法对葛根汤水煎液进行萃取,并将所得组分两两组合,用于筛选抗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止痛(热板法)有效部位。发现未经萃取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略优于 其他组,乙醚、正丁醇部位和水层混合液的作用略强于单一 部位,认为乙醚和正丁醇部位为该方抗炎、镇痛的有效组分。

  此外,在颈椎病模型大鼠,葛根汤下调退变椎间盘组织 中PGE2含量,降低COX和PLA2活性,提示下调PLA2活 性,减少多种炎性介质的合成是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之一。在风寒湿型颈椎病模型家兔,葛根汤下调颈椎 间盘组织中Fas表达,上调Bcl一2表达,发挥延缓椎间盘 退变的作用…。

抗流感作用

  葛根汤作为抗感冒药物,在日本医疗机构每年处方量 达2 000万件,在民间亦广泛使用,其机制涉及抗病毒、解 热和免疫调节等。

  1. 抗流感病毒作用 对发热反应最敏感的DBA/2小 鼠感染流感病毒后,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而葛根汤灌胃给 药组小鼠则存活或生存时间延长。感染病毒小鼠的死因均 系肺炎,肺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葛根汤组小鼠肺炎轻微、肺部炎症面积明显减小,而对照组小鼠肺炎严重。即葛根汤 具有减轻流感肺炎的功效。
  2. 解热作用 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IFN和IL一1a 产生增加,作用于丘脑下部的COX,合成PGE2,引起发热。葛根汤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温升高,其机制不 同于阿司匹林等COX抑制剂,通过抑制IL一1a产生而减 轻发热。
  3. 免疫调节作用 Muraoka等检测了健康雌性犬给 予葛根汤和生理盐水后体温、巨噬细胞吞噬颗粒数和吞噬 率,发现给予生理盐水前后犬体温无明显变化,而葛根汤组 在给药后0.5h,体温明显升高(最高达0.6℃),持续5h以 上,其后逐渐下降。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前后犬巨噬细胞的 吞噬颗粒数和吞噬率无显著改变,而葛根汤使两项指标显 著提高。发热是机体针对病毒感染等的防御措施之一,提 示葛根汤可提高机体的天然防御能力。IL一12对天然免疫具有促进和活化作用,可抑制流感 病毒感染早期阶段病毒的复制。在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呼 吸道给予IL一12补充物使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病毒 含量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灌胃给予葛根汤,连续 8天,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一12含量明显增加。表明升高 IL一12含量、促进天然免疫应答是葛根汤减轻流感症状和 延长感染小鼠存活期的关键机制之一。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Sugiyama等运用犬离体心脏灌流标本研究葛根汤对心脏的影响,发现冠状动脉内注射葛根汤剂量依赖性使窦性 心率和乳头肌张力增加,这一作用可被B受体阻断剂阻断。同时,葛根汤剂量依赖性增加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但强 度不及异丙肾上腺素。表明葛根汤的正性频率和正性肌力 作用是通过直接刺激心脏B受体和/或节后神经末梢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而产生。

  大鼠静脉注射葛根汤或生理盐水后,颈总动脉和颈外 静脉搭桥循环,循环硅橡胶管中置一丝线,血小板黏附后形 成血栓。葛根汤(29/ks)呈现显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 率为47.7%。体外试验中,葛根汤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 小板凝集,给药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聚集曲线下面积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葛根汤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具 有抗凝血作用。  

抗过敏作用

  志贺隆等报道【l“,致炎前1周开始给予葛根汤19/ks, 连续7天,可抑制绵羊红细胞引起的小鼠迟发型足肿胀。在2次免疫前7天或第1次免疫后立即连续给予葛根汤 29/kg,可抑制绵羊红细胞引起的小鼠Arthus反应。么雅娟 等报道葛根汤显著抑制小鼠耳异种及同种被动性皮肤 过敏反应(PCA),阻止大鼠腹腔和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 粒,拮抗组胺所致离体豚鼠回肠收缩。说明葛根汤通过抑 制抗原与IgE的结合,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及释放过敏介质,从而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

抑制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房水闪光升高

  对双侧自内障病人施行人工晶状体乳化手术,右眼手 术中不给药作为对照,其术后第1天房水闪光值为99.1脉 冲/ms,其后逐渐减弱。左眼术前3天、当天及术后7天给 予葛根汤胶囊,术后第1、3、5天左眼的闪光强度显著低于 右眼。其有效成分可能为生姜中的姜辣素(抑制前列腺素 合成)和甘草中的甘草酸(抗炎作用),葛根、麻黄、芍药亦 可能发挥有益的作用u 6|。但在其后的家兔试验中,以 PGE2造成眼房水闪光升高,造模前30、60rain局部滴入葛根汤并无明显抑制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