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又名《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萨莫色雷斯尼开像》)是约公元前200年被创作出的大理石雕塑,作者不详,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该雕塑雕刻的是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的胜利女神,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人们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 中文名称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 外文名称 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创作时间 约公元前200年
- 高度 328厘米
- 材质 大理石
基本信息
名称: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英文: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时间:约创作于公元前190年
材质:大理石雕像
规格:高328厘米
出土地: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
现藏地:法国巴黎卢浮宫
简介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波斯, 建立起了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跨埃及、北抵中亚的大帝国,并努力推行东西文化合流,使这些地方都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希腊文化最后的阵地埃及托勒密王朝, 这300年艺术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从鼎盛的古典主义时期逐渐衰落下去。
在这段时期的希腊本土雕塑中,出现了整个古希腊最辉煌的两件作品,一件是《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即《断臂的维纳斯》,另一件与其齐名的作品就是这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来历
公元前190年左右,为了迎接凯旋的国王和将士们,在萨摩色雷斯岛的一座神庙前竖起了这尊雕像。女神迎着海风,张开华美的翅膀,好像就要拥抱上岸的英雄们。雕像的头部已经被损坏,但是她美丽的身体,仍然能透过薄薄的衣衫及衣褶显现出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整座雕像将近三米高,有一种压倒一切的气概,充分地体现了它的主题,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形象。
发现
这尊雕像于1863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岛,最早只是碎块,后经多年修复并加以改造才得以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少臂。(注:其发现过程及其类似1820年发现的《米洛斯阿佛洛狄特》,具体地点、具体发现者均不可考。)
以后又发现了雕像的底座--战舰的船头。女神宛如从天而降,飞立船头,身上的衣服随着海风招展,像张满风的船帆。

虽然胜利女神是希腊雕塑中的常见题材,但这一尊却与众不同。雕像的构思十分新颖,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胜利女神犹如从天而降,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既表现了海战的背景,又传达了胜利的主题。虽然女神的头和手臂都已丢失,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们高度艺术水平的杰作,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
她上身略向前倾,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乎凯旋的激情。海风似乎正从她的正面吹过来,薄薄的衣衫隐隐显露出女神那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身躯,衣裙的质感和衣褶纹路的雕刻令人叹为观止。
雕像的作者难以考证,创作年代至今也没有最后定论,但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左右, 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海战中打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最早矗立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
作品赏析
从作品的整体气势上看,《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的视觉效果极有冲击力,充满着强烈的表现力。任何人只要一看见这件作品,都会感受到女神动态传达出的那股昂扬气势,那种无可阻挡的感人力量,无疑这是胜利和无敌的形象化的外在体现。在整个希腊雕塑中,很少见到如此洋溢着动感和生气的形象,作品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这尊雕像的衣饰,随着迎面吹来的海风紧贴在女神的身上。衣角向后飘起,极为细腻流畅的线条,让人仿佛能感觉到女神丰满而富有弹性的肌肤。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强了前进的态势。
古典时期另一件很不错的派奥尼奥斯的《胜利女神》,虽然也颇为生动活泼,但与这件杰作一比,在气势和整个动态上就显得弱了许多,远没有像这件作品这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胜利女神的气势和精神。能够有这样的视觉效果,很大程度是依靠女神形体向上升腾的前倾姿势,以及那对高扬舒展的巨翼来体现的。无论从正面还是从侧面看,胜利女神的肢体、衣纹等曲线,全都具有一种向前、向上运动的节奏,从而生动地创造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奇妙的升腾感。
价值判断
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他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这尊雕像是如此地引人注目,以至于收藏者巴黎卢浮宫将它与雕塑《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和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并称为卢浮宫的"三宝"。
《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雕像位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二楼一个展厅的楼梯口处。在一座古朴的有着岩石天然隔纹的高台上是一块表面光滑棱角分明的灰色方石。方石上树立着"胜利女神"的大理石雕像。张开矫健的双翅,跃跃欲飞。上身前倾,胸部高挺,右脚迈出,像是迎风而立,又像大步前进。薄薄的衣衫紧贴前身,轻盈的衣裙被海风吹起,向身后飘荡飞扬。健美的酮体,轮廓分明,显示出青春的活力与健康。但是因没有头颅与双臂,很难具体确定她在干什么。如果表情坚定勇毅,且一手指向前方,可能是在激励将士们奋勇向前,去夺取胜利;如果她表情激动,且双臂前伸,可能是在热情迎接胜利归来的将士们;如果她神采飞扬,双臂后张,可能是从前线飞跑回来向众人宣布胜利的消息。不管怎样,都与胜利有关,符合"胜利女神"的称呼。对"胜利女神"雕像,专家们的鉴赏评语是:她是已知雕像中热情奔放与动态的最完美的作品。
所以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历时76年,共17届奥运会的金牌正面都以"胜利女神"像为主要图案;世界最豪华的名牌汽车之一的"劳斯莱斯"一直用"胜利女神"像为车标。据说公元前306年,统治小亚细亚的德米特里乌斯在一场海上集中中击溃了统治埃及德托勒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希腊雕塑家为此而雕出了"胜利女神"像。以前这座雕塑一直耸立在萨姆德拉斯边沿的悬崖上,后来不知怎么到了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中,到1863年人们把她从神庙废墟里发掘出来时,已经丢失了头颅与双臂。后来不知怎么又流落到了法国,被收藏在卢浮宫中,估计不是路易十四,就是拿破仑,因为他两从国外掠夺的文物最多。不管怎么说,这尊无价之宝能在卢浮宫保存下来并供世人观赏,总是一件好事。
历史背景
萨莫色雷斯是爱琴海东北部的一个希腊岛屿。大约在公元前190年,为纪念塞浦路斯海战的胜利,罗得岛的雕塑家创作了这尊胜利女神像,把它竖立在该岛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便由此得名。
胜利女神像许多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有其自身的形态特征,最显著的是她身体上带着有羽翼,这件作品中,羽翼尚在,遗憾的是在被发现的时候,女神的头和手臂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