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营州

2022-07-04 19:26:05 百科资料

尧舜时代,天下分为十二州,其记载见于《尚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营州即是十二州之一。在《尔雅》中,营州则名列"九州"之一。营州的地理位置在今辽宁及其周边地区。

上古东北地理区划中,古营州范围包含今辽东、辽西地区,"自秦汉以上皆为中原地"。 据《明一统志》记载,营州属古冀青二州地。舜分冀州为幽州,即广宁(辽宁北镇)以西,分青州为营州,即广宁以东(含今辽东)。 另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古营州曾包含大宁卫地区(含今辽西),夏商时属冀州地,周朝时为幽州地。

营州地区自古与中原同步发展,是华夏的一部分 。唐朝时期因在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设立东夷都护府以及营州都督府 ,此后史籍里的营州多局限于柳城一带。古营州地域则多称呼为辽东、辽西。

  • 中文名称 营州
  • 位置 今辽宁及其周边地区
  • 来源出处 《舜典》、《尔雅》等
  • 定义 上古十二州之一

辽宁营州

  营州自古与中原同步发展,是中国的一部分。营口金牛山猿人化石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属旧石器时代,辽西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有共同的"之"字陶纹,辽东半岛原始文化与龙山文化类似,可见辽宁远古即与中原联系中原同步发展,是中国的一部分。

  《尚书·舜典》分十二州,其幽州(冀东北)、营州即今辽宁之地。(禹贡)分九州,其冀州、青州即辽宁地域,其时夏朝建立。《诗经、商颂》"相土(王)烈烈,海(渤海)外有截"指辽宁。喀左出土商代涡纹铜垒,饹文"父丁,孤竹,亚微",孤竹国在辽方西部,从兴城到北票,包括喀左,孤竹国君亚微为父丁铸铜垒。周朝建立,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周朝封建辽宁为燕国,喀左出土燕侯盂,饹文"匽侯作馈盂"。燕国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统治辽宁八个世纪。燕在辽河、大凌河两岸,辽阳、锦州、朝阳农业发展。春秋时代,燕为北方大国,战国燕为七雄之一,《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名将秦开打败东胡,修筑燕长城,设上谷、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东胡,保护中原先进文化。可见,从舜帝时起,夏、商、周、春秋、战国,辽宁属于中国的侯国、州郡,是中国在北方的一部分。

唐朝东北地区营州

  秦统一,于燕故地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六郡,秦长城东至辽东。西汉设辽西、辽东两郡,人口六十二万。汉武帝用兵卫满朝鲜,荀彘率辽东兵从辽阳出发渡鸭绿水攻占卫满朝鲜。汉分其地,置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玄菟郡乃今辽宁的一部分。《汉书·地理志》记辽宁郡平郭县(盖县·熊岳)"有铁官、盐官"并在辽阳、鞍山、营口、大连、抚顺、清原、喀左、凌原出土汉代铁器。并出土汉代半刃钱,五铢钱。

  东汉初,北方、西北的匈奴、鲜卑、乌桓和东部高句丽等少数民族进犯中原,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祭彤为辽东太守,坐镇三十年,大败鲜卑。东汉末赵苞任辽西太守,于柳城(朝阳)"弃母全城"大败鲜卑封鄃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公孙度任辽东太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设太守,度为营州刺史"王辽东"。度死,子恭封永宁乡侯,子康嗣位斩袁尚,封襄平侯,相继为辽东太守。三国魏文帝拜康子渊为大司马,公孙氏在辽东统治了三代,公元238年灭。时为魏明帝景初二年。辽宁地处东北边,秦末两汉中原避难人口东来,辽宁、辽西、右北平及玄菟一部分,为辽宁地区,人口百万,带来中原文化,发展了辽宁经济,开辟了辽宁到山东的海上交通。魏晋南北朝,鲜卑人慕容氏魏初入据辽西,晋太康六年285年慕容廆建前燕,占辽宁大部分地区,以柳城(朝阳)为中心,鲜卑化的汉人冯跋称北燕,北票发现冯跋弟冯素弗墓葬,出土"辽西公章"金印。

  北魏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唐末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又为契丹所取。

  十二州说,即从原九州中青州分出营州,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北魏

  营州,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置,治所在龙城县(隋朝时改名柳城县,今辽宁省朝阳市)。辖区约今辽宁省大凌河、小凌河流域、六股河流域、女儿河流域一带。隋朝开皇初年,置营州总管府,大业初年府废。改为辽西郡。户七百五十一,下领一县:柳城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为契丹所占。圣历二年(700年),侨治渔阳。唐朝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县,天宝元年(742年),更名柳城郡。户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领一县:柳城县。乾元二年(758年),复改营州。上元二年(761年),属奚。辽朝时,营州属南京道。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