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排骨汤

萝卜排骨汤是用白萝卜、排骨制作的一道家常菜,口味咸鲜,补肾养血,滋阴润燥,制作方法简单易学。萝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 中文名称 萝卜排骨汤
- 分类 大众菜,汤菜
- 口味 咸鲜
- 主要食材 白萝卜,排骨
- 功效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食材原料
白萝卜半根 | 猪短排 350克 |
八角1颗 | 薏仁米 一小把 |
姜适量 | 盐适量 |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步骤 | 具体操作 | 步骤图 |
---|---|---|
步骤1 | 新鲜排骨先浸泡半小时、倒出血水并洗净,放入汤锅中,加几片生姜, | |
步骤2 | 白萝卜半根,去皮切块,放入锅中, | |
步骤3 | 加高出排骨和萝卜一倍的水, | |
步骤4 | 放一颗八角和一小把薏仁米(有除湿功效),先大火烧开5分钟,再转中小火煲20分钟, | |
步骤5 | 出锅前撒盐调味,即可盛出享用啦! |
做法二
制作食材
主料:1.排骨要买筒子骨,(也就是大棒骨,最好不要买小排骨,小排骨炖出来的汤不太好喝)2.萝卜要买白萝卜。(切记不要买空心的)
配料:1.姜片少许 2. 香葱少许 (为了好看还可以放少许的枸杞子)3.红枣
制作流程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先把骨头洗干净,剁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倒少许黄酒或者陈醋,煮到没有血水出来为止(把姜片放一半在沸水中煮,可以去除腥味),捞出骨头洗净。 |
步骤2 | 把已经紧过水的骨头再次放入锅中,再将剩下的姜片全部放入锅中,加水(稍微要多加点水,必须要盖过骨头),记得水要一次性加足,不要中途补充水进去,不然汤就不浓了。大火煮沸,2分钟后改小火慢慢炖,至少要2个小时(平时我都是炖3小时左右),如果嘴馋了,看到汤炖到白色后就可以放萝卜了。 |
步骤3 | 萝卜切块或切片都可以随个人喜好,放入已经炖成白色的汤中,大火煮沸,改成中火。 |
步骤4 | 最后萝卜炖熟了后就可以关火,放入香葱和枸杞子,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味精可放可不放,多吃无益) |
小贴士
最关键的步骤在于放水和慢火炖。其实做法很简单,关键要有时间来煲汤,时间越久汤越香浓。水一定要记得一次性放够,不能太少,不然两个小时后汤就没了!
萝卜排骨汤
做法三
制作食材
主料:排骨、玉米、白萝卜
辅料:葱、姜、枸杞、盐
制作流程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玉米切段、萝卜切小块、葱白切段、葱绿切葱花、姜切片。 |
步骤2 | 冷水放入排骨、一半量的姜片,焯一下排骨,排骨捞出冲洗干净。 |
步骤3 | 排骨、玉米、剩余姜片、葱白放入电饭煲,加水。 |
步骤4 | 煮至水去了1/3,将葱白捞出。 |
步骤5 | 放萝卜,放适量盐调味继续煮至萝卜熟。 |
步骤6 | 加枸杞,出锅前撒上少许葱花即可。 |
做法四
制作食材
主料:白萝卜、排骨、香菇
辅料:葱、姜、料酒、醋、盐
制作流程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片 |
步骤2 | 排骨洗净,焯水 |
步骤3 | 锅中加清水,放入萝卜,煮沸,倒去汤水,盛出萝卜 |
步骤4 | 砂锅中加水,放入排骨,姜片、葱,中火炖半小时 |
步骤5 | 放入香菇、白萝卜,料酒、醋、继续中火炖半小时,加盐 |
步骤6 | 装盘,撒葱花 |
做法五
制作食材
主料:猪小排
辅料:白萝卜、姜、葱、木薯粉
调料:鸡精、胡椒粉、酱油、料酒
制作流程
步骤 | 具体操作 |
---|---|
步骤1 | 仔排清洗干净,剁成小块,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
步骤2 | 切成小块的仔排放入大碗中,调入盐,鸡精,白胡椒粉,料酒,酱油及生粉腌制10分钟。 |
步骤3 | 取砂锅放水及萝卜大火煮开备用。 |
步骤4 | 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腌好的仔排翻炒至肉排变白没有血水,放入烧开的萝卜汤中,丢中姜片葱段烧开转小火煲20分钟左右,放入盐及鸡精葱花调味即可。 |
食用功效
营养成分
热量:1245.5大卡
钾:1749.5毫克
钠:1720.57毫克
磷:810.5毫克
胆固醇:715.25毫克
钙:338.75毫克
镁:179毫克
脂肪:93.45克
维生素C:84毫克
蛋白质:81.33克
胡萝卜素:80微克
硒:65.49微克
维生素A:37.25微克
叶酸:27.2微克
碳水化合物:22.8克
碘:20.63微克
烟酸:20.45毫克
锌:15.6毫克
铁:10.35毫克
维生素E:4.49毫克
膳食纤维:4克
铜:1.42毫克
维生素B1:1.28毫克
维生素B2:0.79毫克
锰:0.63毫克
维生素B6:0.24毫克
营养功效
补肾养血 滋阴润燥
增强机体免疫力 促进消化 保护肠胃
预防富贵病
保护心血管 通乳汁 增加骨密度 消除"时差症" 镇静
适宜人群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慢性及气管炎、皮肤干燥者、糖尿病患者适宜
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