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普生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 药品名称 萘普生
-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 剂型 粉剂
- 运动员慎用 慎用
药理及应用
该品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为 PG合成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次给药后 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在血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小时。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产物排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运动系统(如关节、肌肉及腱)的慢性变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等,均有肯定疗效。中等度疼痛可于服药后1小时缓解,镇痛作用可持续7小时以上。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疗效,类似阿司匹林。对因贫血、胃肠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消炎镇痛药的病人,用本药常可获满意效果。
可安全地与皮质激素合用,但与皮质激素合用时,疗效并不比单用皮质激素时好。该品与水杨酸类药物合用也不比单用水杨酸类好。此外,阿司匹林可加速该品的排出。
用法
1次0.2~0.3g,1日2~3次。可口服,开始每日剂量0.5~0.75g,维持量每日0.375~ 0.75g,分早晨及傍晚2次服用。轻、中度疼痛或痛经时,开始用0.5g,必需时经6~8小时后再服0.25g,日剂量不得超过1.25g。肌内注射,1次100-200mg,1日1次。栓剂直肠给药,1次0.25g,1日0.5R。
注意
(1)长期服用耐受良好,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轻度和暂时不适。偶见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胃肠道出血、失眠或嗜睡、头痛、头晕、耳鸣、瘙痒、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视觉障碍及出血时间延长,一般不需中断治疗。
(2)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有交叉过敏反应,禁用于对该品及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
(3)对伴有消化性溃疡或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慎用;对有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在严格监督下使用。
(4)该品可加强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
(5)与丙磺舒合用时可增加该品的血浆水平及明显延长该品的血浆t1/2。
其它
[制剂] 片剂:每片0.1S;0.125g;0.25g。胶囊剂:每胶囊0.125g;0.2g;0.25g。注射液:每支lOOmg (2m1)1 200mg(2m1)。栓剂:每粒0.25g。
[贮法] 密闭、避光保存。
增订内容
增加2010版中国药典修订增订内容
萘普生
Naipusheng
Naproxen
C14H14O3 230.26
该品为(+)-α- 甲基-6- 甲氧基-2- 萘乙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14H14O3不得
少于98.5%。
【性状】 该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
该品在甲醇、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该品的熔点(附录Ⅵ C)为153 ~158 ℃。
比旋度取该品,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
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E),比旋度为+63.0°至+68.5°。
【鉴别】 (1) 取该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中含30μg 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62nm、271nm、317nm与331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 该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432 图)一致。
【检查】 氯化物取该品0.50g ,加水50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纸先用稀硝酸湿润),取续滤液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
7.5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0%)。
【有关物质】避光操作。取该品适量,加流动相适量,充分振摇使萘普生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萘普生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6-甲氧基-2-萘乙酮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与对照溶液2ml,置2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75:2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萘普生峰计算不低于5000,萘普生峰与6-甲氧基-2-萘乙酮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萘普生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10%~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6-甲氧基-2-萘乙酮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其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6-甲氧基-2-萘乙酮峰面积(0.1%);最大杂质(除6-甲氧基-2-萘乙酮外)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6-甲氧基-2-萘乙酮峰面积的2倍(0.2%);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萘普生峰面积(0.5%)。
干燥失重取该品,在105 ℃干燥3 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5 %(附录Ⅷ L)。
炽灼残渣取该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取该品约0.5g,精密称定,加甲醇45ml溶解后,再加水15ml与酚酞指示液3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3.03mg 的C14H14O3。
【类别】 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制剂】 (1) 萘普生片(2) 萘普生注射液(3) 萘普生栓(4) 萘普生胶囊(5) 萘普生颗粒
物质毒性
编号 | 毒性类型 | 测试方法 | 测试对象 | 使用剂量 | 毒性作用 |
---|---|---|---|---|---|
1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200 mg/kg/10D-I | 1.行为毒性--肌肉收缩或痉挛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
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315 mg/kg/3W-I | 1.行为毒性--兴奋 2.胃肠道毒性--运动过度、腹泻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
3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男性 | 214 mg/kg/30D-I | 1.肝毒性--黄疸,其他未分类 2.肝毒性--其他变化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发生变化 |
4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男性 | 54 mg/kg | 1.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出现蛋白尿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出现血尿 |
5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男性 | 3429 mg/kg/35W-I | 1.血管毒性--血压身高,不具有自主神经节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
6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126 mg/kg/3W-I |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病(包括尘肺)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血液毒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7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儿童 | 2250 mg/kg/26W-I | 1.皮肤和附件毒性--皮炎 (全身暴露后) |
8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900 mg/kg/9W-I | 1.皮肤和附件毒性Skin and Appendages - photosensitivity (全身暴露后) |
9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40 mg/kg/2D-I |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
10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70 mg/kg/W-I | 1.肝毒性--黄疸,胆汁淤积 |
11 | 急性毒性 | 口服 | 成年男性 | 114 mg/kg/10D-I | 1.血液毒性--血小板计数发生变化 |
1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248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3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354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4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928 mg/kg |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2.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温下降 |
15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小鼠 | 36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6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50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7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小鼠 | 47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8 | 急性毒性 | 静脉注射 | 小鼠 | 435 mg/kg | 1.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阈值受到影响 2.行为毒性--兴奋 |
19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小鼠 | 1234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0 | 急性毒性 | 口服 | 狗 | >1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1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狗 | 1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豚鼠 | 66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3 | 急性毒性 | 口服 | 仓鼠 | 140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4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仓鼠 | 411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5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20 mg/kg/4D-I | 1.胃肠道毒性--胃肠道溃疡或出血 |
26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970 mg/kg/17D-I | 1.胃肠道毒性--小肠溃疡或出血 2.血液毒性--其他变化 |
27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兔 | 280 mg/kg/4W-I | 1.肝毒性--肝功能下降 2.血液毒性--血清成分发生变化 (如TP、胆红素、胆固醇) 3.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磷酸酶 |
28 | 突变毒性 | 人类淋巴细胞 | 60 ppm | ||
29 | 突变毒性 | 小鼠 细胞 | 120 ppm | ||
30 | 突变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100 mg/kg | |
31 | 突变毒性 | 口服 | 小鼠 | 270 mg/kg | |
32 | 生殖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20 mg/kg,雌性受孕 30 周后 | 1.生殖毒性--呼吸系统发育异常 2.生殖毒性--胃肠道系统发育异常 3.生殖毒性--其他发育异常 |
33 | 生殖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20 mg/kg,雌性受孕 30 周后 | 1.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仅限人类) 2.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3.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的生化和代谢 |
34 | 生殖毒性 | 口服 | 成年女性 | 120 mg/kg,雌性受孕 28 周后 | 1.生殖毒性--心血管循环系统发育异常 2.生殖毒性--呼吸系统发育异常 |
35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小鼠 | 6 mg/kg,雌性受孕 13 天后 | 1.生殖毒性--颅骨和面部发育异常 (包括鼻/舌) |
36 | 生殖毒性 | 肌肉注射 | 小鼠 | 6 mg/kg,雌性受孕 13 天后 | 1.生殖毒性--颅骨和面部发育异常 (包括鼻/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