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摩诃萨
2022-07-01 08:39:41 百科资料
佛教术语,是梵语"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的简称。又可简称菩萨
- 中文名 菩萨摩诃萨
- 旧译 道众生
- 新译 觉有情
- 引申义 欲发无上菩提心者
- 出处 《法华经》
旧译
菩提萨埵"旧译作"道众生"。摩诃萨埵",旧译作"大众生"。
新译
"菩提萨埵"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新译曰"大有情"。即求道果的众生,名为道众生--菩萨。又因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为简别彼故更曰"大众生"。又因菩萨有高中下诸位的不同,但为特示地上菩萨故更曰"摩诃萨"。可见,菩萨与声闻的区别,只在于发心的大心,所以有此二名。在金刚会上既舍小归大,欲发无上菩提心之声闻众,岂可更以声闻而目之也哉!是以即声闻而菩萨也。
引申义
《法华经》中之十六王子,未闻《法华》以前止名沙弥,既闻法华之后则曰菩萨,亦即此意。故这里的"菩萨摩诃萨",即是不拘泥于外表所现之身形,凡是欲发无上菩提心者皆可称为是"菩萨摩诃萨"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