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菟丝子属

2022-07-05 20:57:07 百科资料

菟丝子属(Cuscuta europaea)是一群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攀缘性的茎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发育为特化的吸器(Haustorium),进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维生。对大田作物、牧草、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植物都有直接危害。同时还是一些植物病原的中间寄主。菟丝子是一种恶性杂草,植物受到其危害后植株生长矮小,结荚少,甚至不能结荚。除了作为药用,其寄生对农业及生态的影响亦极重要。

  • 中文名 菟丝子属
  • 拉丁学名 Cuscuta L
  • 别称 欧菟丝子( 阿拉伯语 kechout )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基本信息

菟丝子

  学名:Cuscuta L.

  英文名:Dodder

  分类地位:旋花科(Convolvulaceae)。

  分布: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带。

  分布量 世界:170种;

  中国:10种

  引种状况:非引种

形态特征

菟丝子

  菟丝子属植物是一年生寄生缠绕草本植物,无根,也无叶或叶退化为小的鳞片,茎线形,光滑,无毛。幼苗时淡绿色,寄生后,茎呈黄色,褐色或为紫红色,大多为黄色。茎缠绕后长出吸器,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它的吸器不仅吸收寄主的养料和水份,而且给寄主的输导组织造成机械性障碍。花小,白色或淡红色。无花梗或有极短的梗。花序为穗状花序或簇生成团伞花序。苞片小或缺。花为5出数,少有4出数。萼片近相等,基部或多或少连合成杯状、壶状或钟状,包围在花冠的周围。花冠管状、壶状、球状或钟状。于花冠管内面基部雄蕊之下具有边缘分裂或流状鳞片。雄蕊着生在冠筒喉部或在花冠裂片相邻处,通常略有伸出,具短的花丝及内向花药。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分离或连合为2个,柱头2,蒴果近球形,周裂,附有残存的花冠。种子无毛,没有胚根和子叶。种子2—4个,卵形,但褐色,长1—1.5mm,宽1—1.2mm,背面圆,腹面有棱成屋脊形,表面粗糙,有头屑状附属物,种脐线形,位于腹面的一端。

生活习性

  菟丝子是恶性寄生杂草,本身无根无叶,借特殊器官-吸盘吸取寄主植物的营养。菟丝子除寄生草木植物外,还能寄生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对禾本科植物如水稻、芦苇和百合科植物如葱也能寄生和危害。菟丝子不仅吸取栽培作物的汁液营养而使栽培植物营养消耗殆尽,且缠绕在作物的周围,造成大批植物的死亡。

繁殖情况

菟丝子

  菟丝子主要以种子繁殖,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与寄主植物的生长具有同步节律性。当寄主进入生长季节时,菟丝子种子也开始萌发和寄生生长。在环境条件不适宜萌发时,种子休眠,在土壤中多年,仍有生活力。菟丝子种子萌发后,长出细长的茎缠绕寄主,自种子萌发出土到缠绕上寄主约需3天。缠绕上寄主以后与寄主建立起寄生关系约需1周,此时下部即自干枯而与土壤分离,从长出新苗到现蕾需1个月以上,现蕾到开花约10天,自开花到果实成熟约需要20天左右。因此,菟丝从出土到种子成熟约需80~90天。菟丝子从茎的下部逐渐向上现蕾、开花、结果、成熟,同一株菟丝子上的开花结果的时间不一致,早开花的种子已经成熟,迟开花的还在结实,结果时间很长,数量多,1株菟丝子能结数千粒种子。菟丝子也能进行营养繁殖,一般离体的活菟丝子茎再与寄主植物接触,仍能缠绕,长出吸器,再次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吸收寄主的营养,继续迅速蔓生。

传播途径

  菟丝子主要是以种子进行传播扩散。菟丝子种子小而多,寿命长,易混杂在农作物、商品粮以及种子或饲料中作远距离传播。缠绕在寄主上的菟丝子片断也能随寄主远征,蔓延繁殖。

主要危害

  菟丝子属植物是一些茎寄生性杂草,对大田作物、牧草、果树、蔬菜、花卉及其他植物都有直接危害。同时还是一些植物病原的中间寄主。菟丝子是一种恶性杂草,植物受到其危害后植株生长矮小,结荚少,甚至不能结荚。

检验方法

菟丝子

  对受检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直接检验或过筛检验。直接检验,适用于新鲜苗木或带茎叶的干燥材料。按规定取代表性样品,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检查植物茎、叶有无菟丝子缠绕或夹带。于干燥材料上发现菟丝子茎丝后,其种子有时会脱落,应注意检查检验材料底层之碎屑。过筛检验,适用于谷类作物的种子材料。检查材料大于菟丝子,可采用正筛法将菟丝子由筛下物分检出来,检查材料小于菟丝种子,可采用倒筛法将菟丝子由上筛层分检出来,检查材料与菟丝子种子大小相近的,可通过适当的比重法、滑动法、磁吸法分检之。

  有关检疫规定菟丝子属是中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病、虫、杂草录》规定的二类检疫性杂草。应严格施行检疫。菟丝子属杂草种类繁多,对农作物的危害也极大。

相关分类

(图)菟丝子属

苜蓿菟丝子

  学名Cuscuta approximata Bab.

  分布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土耳其、前苏联、意大利、南斯拉夫、摩洛哥、美国。

  危害对象主要寄主是苜蓿、三叶草。

南方菟丝子

  学名Cuscuta australis R.Br.

  分布主要在亚洲的中、南、东部以及大洋洲、欧洲,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丹麦、芬兰、前苏联、德国、法国、意大利、摩洛哥、几内亚、尼泊尔、澳大利亚、美国、波多黎各。

  危害对象主要寄生于豆科、菊科、蓼科、藜科、马鞭草科及母荆属等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上,对大豆、花生、蚕豆危害很大。有关检疫规定苜蓿菟丝子是中蒙植检植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杂草,应严格施行检疫。

田野菟丝子

(图)菟丝子属

  学名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

  英文名Field dodder

  分布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以色列、阿拉伯半岛、瑞士、前苏联、匈牙利、德国、奥地利、荷兰、英国、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埃及、摩洛哥、乌干达、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波多黎各、安的列斯群岛、智利、南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

  危害对象主要寄主是甜菜、马铃薯、胡萝卜、洋葱、番茄、苜蓿以及豆类、菊科、茄科、百合科、伞形科的草本植物。

中国菟丝子

  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

  分布朝鲜、日本、印度、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前苏联、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

  危害对象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危害胡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中国菟丝子在印度、埃及等国对作物、蔬菜及花卉也造成危害,在我国主要为害大豆。

杯花菟丝子

  学名Cuscuta cuplata Engelm

  分布亚洲的西部和南部,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等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前苏联、美国、中国(新疆)。

  危害对象寄生于蒿属、苜蓿、苦豆子、拉拉藤属以及豆科牧草和多种菊科植物。

亚麻菟丝子

  学名Cuscuta epolinum Weihe

  英名Devils-hair;Flax dodder;Haerweed

  分布以色列、土耳其、前苏联、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摩洛哥、南非、加拿大、美国。

  危害对象主要寄生于亚麻,苜蓿、三叶草,大麻等植物上,特别对亚麻危害大。

欧洲菟丝子

  学名Cuscuta europaea L.

  分布整个欧洲和西亚,美洲,如日本,印度、阿富汗,约旦、土耳其、丹麦、瑞典、芬兰、前苏联、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澳大利亚、美国、波多黎各。

  危害对象主要寄生在豆科、菊科、藜科、茄科等科的草本植物上,也寄生于桑科、蔷薇科各种植物上。对大豆、苜蓿、马铃薯等的危害很大。

日本菟丝子

  学名Cuscuta japonica Choisy

  分布朝鲜、日本、越南、前苏联、法国。

  危害对象主要寄和在杨柳科、蔷薇科、豆科、菊科、藜科等木本和草本植物上。对杞柳、榆树、枫杨、柚、柑、龙眼、荔枝及蚕豆危害大。

列孟菟丝子

菟丝子

  学名Cuscuta le'hmanoiana Bac.

  分布原产欧洲,现分布伊朗、前苏联。

  寄主在前苏联吉尔吉斯斯坦是为害木本植物最严重的种类。尤以板栗属、榆科林木易受害。

啤酒花菟丝子

  学名Cuscuta lupuliformis Krocker

  分布前苏联、蒙古、土耳其、印度、德国、荷兰、中国(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新疆)。

  寄主寄生于苹果属、杨属、蔷薇等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单柱菟丝子

  学名Cuscuta monogvana Vahl

  分布蒙古、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土耳其、前苏联、西班牙、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埃及、摩洛哥、波多黎各。

  寄主多寄生在苹果、梨、桃、李、樱桃、杏等果树上,并感染观赏树木和灌木中的槭树、杨树、榆树、皂荚、丁香、桑树、槐树等,且给浆果灌木中的醋栗、葡萄藤、树莓等带来很大的危害。

五角菟丝子

  学名Cuscuta pentagona Engelm

  英名Ficld dldder

  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日本、丹麦、前苏联、德国、法国、意大利、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牙买加、波多黎各、阿根廷。

  危害对象生于干旱土壤,寄生于许多草本和略木质化的植物上,如三叶草、苜蓿、巢菜、大豆、豌豆、马铃薯、甜菜、胡萝卜、烟草等。近年来传入日本后,除禾本科植物外,几乎所有植物上都能寄生,造成严重危害。有关检疫规定五角菟丝子是中俄植检植保双边协定中,中方提出的检疫性杂草,应严格施行检疫。

大花菟丝子

  学名Cuscuta redflexa Roxb

  分布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英国、突尼斯、毛里求斯、美国、波多黎各。生于海拔 900~2800m,常见寄生于路旁或山谷灌木丛。

其他

  另外还有一些世界常见之种,如:美洲菟丝子(拟)Cuscuta americana L.分布于希腊、墨西哥、多米尼加、巴西、委内瑞拉。

  短花菟丝子(瓜菟丝子)C.breviflora Vis分布于伊朗、前苏联、中国(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有分布。寄生于瓜类、马铃薯、番茄、辣椒、甜菜。

  百里香菟丝子C.epithymum (L.)Murr分布于日本、阿富汗、约旦、以色列、土耳其、挪威、瑞典、前苏联、波兰、匈牙利、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英国、爱尔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埃及、摩洛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委内瑞拉、智利、阿根廷,我国新疆也有分布,主要寄生在马铃薯、苜蓿、三叶草、茄子、巢菜、鸡眼草等草本植物上。

  基尔曼菟丝子C.en-gelmanii Korsh分布于东欧、伊朗、前苏联,我国新疆也有分布。主要寄生于果树,尤以板栗属植物和蔷薇科果树。

  大形菟丝子C.gugantea Giff分布于以色列及波多黎各,我国西藏有分布。寄生于圣柳属植物上。

  团集菟丝子C.glomerata Choisy分布于美国。

  格陆氏菟丝子C.gronovii Willd ex Roem&Schult分布于黎巴嫩、丹麦、前苏联、德国、法国、奥地利、加拿大、美国。

  大籽菟丝子C.indecora Ledob分布于印度、希腊、摩洛哥、美国、墨西哥、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委内瑞拉、阿根廷。

  小籽菟丝子C.planiflora Tenore分布于阿富汗、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前苏联、意大利、赞比亚、美国、波多黎各。

  长萼菟丝子C.stenc-atycina Palib分布于东欧、伊朗、前苏联,寄生于豆科、菊科多年生植物。

  香菟丝子C.suaveolens Ser分布于前苏联、西班牙、津巴布韦、南非、阿根廷。

  三叶草菟丝子(牧草菟丝子)C.trifolii Bab分布于阿富汗伊朗、前苏联、捷克、匈牙利、德国、南斯拉夫,寄生于三叶草、苜蓿、草木樨、亚麻、巢菜、鸡眼草。

  伞形菟丝子C.umbellata H.B.K分布于美国、墨西哥、牙买加、波多黎各。荫生菟丝子(拟)C.umbrosa Beyruchex Hook分布于加拿大、美国。还有不少分布世界各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