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莹石结构

2022-06-26 23:38:49 百科资料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 是一种矿物,其主要成分是氟化钙(CaF2) ,含杂质较多,Ca常被Y和Ce等稀土元素替代,此外还含有少量的Fe2O3 ,SiO2和微量的Cl,O3,He等。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硬度比小刀低。它可以用于制备氟化氢:CaF2 + H2SO4 = CaSO4+ 2HF↑;在人造萤石技术尚未成熟前,是制造镜头所用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详见萤石)

  • 中文名 萤石结构
  • 外文名 Flourite
  • 结构 CaF2(萤石)型结构
  • 晶系 立方晶系
  • 熔点 较低

  CaF2(萤石)型结构

  CaF2晶体属立方晶系,面心立方格子。

  F-填充在八个小立方体中心,8个四面体全被占据,八面体全空(有1+12*1/4=4个八面体空隙,其中有12个位于棱的中点,为4个晶胞所共用,1个位于体心)

  具体结构可以参看:http://chem.xmu.edu.cn/teach/clhx/clhxdr1/clhxdl/%B5%DA%B6%FE%C6%AA/4_3.htm

  Pauling第一规则,r+/r- = 0.75 > 0.732,CN+ = 8,所以Ca2+配位多面体形状是立方体,F-位于顶角,Ca于体心。配位多面体是以共棱关系连接。

  Pauling第二规则,Ca2+静电键强度S=2/8=1/4,故每个F-必须与4个Ca2+形成静电键,即F-应该位于Ca2+的四面体中。

  为了便于把CaF2晶体的结构与对称特点显露出来,通常将Ca2+看成"立方紧密堆积",F-占据全部四面体空隙。由于F-半径大,Ca2+不可能相互接触。

  CaF2晶体结构中,由于以Ca2+形成的"紧密堆积"中,全部八面体空隙都没有被填充,也就是说8个F-之间形成了一个"空洞",结构比较开放,有利于形成负离子填隙,也为负离子扩散提供了条件。在萤石型结构中,往往存在负离子扩散机制,并且是主要机制。立方ZrO2属萤石型结构,常被用作测氧传感器探头、氧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材料等,被称作固体快离子导体,就是因为ZrO2晶体中具有氧离子扩散传导的机制,在900~1000°C间O2-电导率可达0.1 S/cm。

  除了ZrO2之外,属于萤石型结构的晶体还有UO2、ThO2、CeO2、BaF2、PbF2、SnF2等。

  ZrO2有3种晶型:单斜相、四方相和立方相。单斜ZrO2的结构类似于萤石型结构,存在扭曲和变形,此时r+/r-=0.6087,Zr4+以8配位结构方式存在是不稳定的,经实验证明,其配位数为7。

  当在萤石型结构中正、负离子位置全部互换,就得到反萤石型结构,它并没有改变结构形式,只是正、负离子位置对调,如Li2O、Na2O、K2O等。其中Li+、Na+、K+占有萤石结构中的F-位置,而O2-占据Ca2+的位置。

  CaF2熔点较低,在玻璃工业中可用作助熔剂,也有用作晶核剂。萤石中质点之间的键力较NaCl强,反应在其性质上,就是萤石的硬度稍高,为莫氏4级,熔点达 1410°C,在水中溶解度小。在(111)面上存在着相互毗邻的同号负离子层,因静电斥力导致晶体平行于(111)方向发生解理,故萤石常呈八面体解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