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

莱菔,又名萝卜、罗服。拉丁名:RaphanussativusL。异名:荚、芦萉,芦菔、荠根,罗服,萝瓝,雹葖,紫菘,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土酥,葖子,萝白。
我国是莱菔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莱菔的记载。它即可用于制作菜肴,炒、煮、凉拌俱佳;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用泡菜、酱菜腌制。莱菔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医疗价值。"冬吃莱菔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
- 中文名 萝卜
- 拉丁学名 Raphanus sativus L
- 别称 莱菔
- 界 植物界
- 科 十字花科
基本信息
拉丁名:RaphanussativusL。异名:荚、芦萉( 《尔雅》),芦菔、荠根( 《说文》),罗服(《潜夫论》),萝瓝( 《汉书》晋灼注),雹葖(《经典释文》),紫菘( 《唐本草》,萝卜(孟诜),紫花菘、温菘、萝苗、楚菘、秦菘(《本草图经》),土酥(《蔬食谱》),葖子(《癸辛杂识》),萝白(《广州植物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


采集: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宜忌:

①《本草衍义》:"莱菔根,服地黄、何首乌人食之,则令人髭发白。"
②《本经逢原》:"脾胃虚寒,食不化者勿食。"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米。根肥厚,肉质、大小、色泽、形状不一。茎租壮,具纵纹及沟,有分枝,多少有白霜。根生叶丛生,成琴形羽状分裂,长达30厘米,疏生祖毛;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长12~24厘米,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三角状卵形,愈向下裂片愈小,先端锐,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茎上部的叶渐小,叶片矩圆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萼片4,线状长椭圆形,绿色,外面带淡紫色;花瓣4,倒卵状楔形,具长爪,白色,淡紫色或粉红色3雄蕊4强;雌蕊1,子房细圆柱形。长角果圆柱形,肉质,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先端具较长的尖喙。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直径约3毫米,红褐色。花期3~6月。果期5~8月。

本植物结果植株的根(地骷髅)、叶(莱菔叶)、种子(莱菔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在整好的地上作为高哇,作畦方式,因品种、土质、地势与当地气假条件不同而异。8-9月播种,大型萝卜行株距50cm×60cm或20cm×15cm,小型萝卜6cm×3cm,穴播或条播。播后覆土,稍加镇压,如干旱天气应立即浇水。温度在20-25℃时,10天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间苗,拔除病苗、弱苗、畸形苗。破白前要少浇水蹲苗,以抑制浅根生长,使直根深入土层,从破白至露肩是叶部生长盛期,需水量渐多。遇雨水多时要排除积水。施肥,前期施面肥,中期可穴施或沟施,肥料不宜太浓或浇在根部,亦不宜施用过晚,以免引起肉质根黑箍、品质变劣或破裂或生苦味。中耕除草每月1-2次,结合培土,生长后期需摘老叶,以利通风。
病虫害防治
软腐病、白斑病、黑斑病、花叶病毒病,可用50%代森锌5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喷射。软腐病亦可用1×10(-4)的链霉素喷治或用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浇灌根部。
化学成分
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龙胆酸、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鲜根含甲硫醇7.75毫克%、维生素C近20毫克%,因不含草酸,是钙的良好来源。含锰0.41毫克%,硼约7毫克%(干重)。又含莱菔甙。

药理作用
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有血清时,活力降低一半;亦能抗真菌。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克/公斤或腹腔注射2克/公斤,皆无毒性,对兔皮下注射1克/公斤仅有轻微、短暂之毒性反应。另据报告,根捣碎后,榨取之汁液,可防止胆石形成而应用于胆石症。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鲜根肉质,圆柱形、圆锥形或圆球形,有的具分叉,大小差异较大。表面红色、紫红色、绿色、白色或粉红色与白色间有,顶端有残留叶柄基。质脆,富含水分,断面类白色、浅绿色或紫红色,形成层环明显,皮部色深,木质部占大部分,可见点状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淡或辣。
性味归经
性味
辛甘,凉,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唐本草》:"味辛甘,温,无毒。"

③孟诜:"冷。"
④《本草经巯》:"生者味辛,性冷;熟者味甘,温平。"
归经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纲目》:"入太阴、阳明、少阳气分。"
③《本草经巯》:"手足太阴、阳明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用主治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

合理膳食
气。" 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
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
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
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
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
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 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

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
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
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
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相关选方
①治食物作酸
萝卜生嚼数片,或生菜嚼之亦佳。干者、熟者、盐腌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濒湖集简方》) ②治翻胃吐食:萝卜捶碎,蜜煎,细细嚼咽。(《普济方》)

③治结核性、粘连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白萝卜一斤,切片,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一剂,一次服完。(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④治失音不语:萝卜生捣汁,入姜汁同服。(《普济方》)
⑤治痰热喉闭:萝卜汁和皂角浆,吐之。(《普济方》)
⑥治鼻衄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入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鼻中皆良。或以酒煎沸,入萝卜再煎饮之。(《卫生易简方》)
⑦治肺结核咯血:红色大萝卜二斤,加水300毫升,煎到100毫升时,除去残渣,再加入明矾三钱,蜂蜜三两。每日三次,早晚空腹服用,每次60毫升。(《中国防痨》
⑧治消渴口干:萝卜绞汁一升,饮之。(《食医心镜》)
⑨治诸热痢、血痢及荆后大肠里痛:萝卜,截碎,研细,滤清汁一小盏,蜜水相拌一盏,同煎。早午食前服,日晡以米饮下黄连阿胶丸百粒。无萝卜以萝卜子代之。(《普济方》)
⑩治酒疾下血,旬日不止:生萝卜,拣稍大圆实者二十枚,留上青叶寸余,及下根,用瓷瓶取井水煮令十分烂热,姜米,淡醋,空心任意食之。用银器重汤煮尤佳。(《寿亲养老新书》萝卜菜)
⑾治偏正头痛: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随左右注鼻中。(《如宜方》)
⑿治汤火伤灼,花火伤肌:生萝卜捣涂之,子亦可。(《圣济总录》)
⒀治打扑血聚,皮不破者:萝卜或叶捣封之。(《纲目》)
⒁治满口烂疮:萝卜自然汁频漱去涎。(《濒湖集简方》)
⒂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及砂石淋:大萝卜切作一指厚四、五片,用好白蜜淹少时,安铁铲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取尽一,二两蜜,反复炙令香熟,不可焦,候冷细嚼,以盐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瞑眩膏)
⒃治脚气走痛:萝卜煎汤洗之,仍以萝卜晒干为末,铺袜内。(《圣济总录》)
莱菔药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好多以莱菔为主料或是辅料的菜肴,以及很多流传下来的验方,这些对好多疾病有辅助的治疗效果。

白莱菔煲羊腩汤
取莱菔一个,羊腩500克,生姜3片,食盐少许。
制法:选优质大白莱菔一个,与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分别去皮。白莱菔切成块状,生姜切成三片,备用。羊腩用清水洗干净,切成块状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开,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本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消积食等功效。也可预防皮肤干燥、皲裂、生冻疮等。
莱菔煲鲍鱼
鲜莱菔300g(去皮)、鲍鱼25g,煮汤服食。隔日一次,6~7次为一个疗程。有滋阴清热、宽中止渴之功效。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莱菔饼
白莱菔250g,瘦猪肉100g,生姜、葱白、精盐、菜油各适量,面粉250g,
制法:将莱菔丝用菜油炒至五成熟与肉丝等
莱菔煲鲍鱼
调料拌匀成馅,将面团加馅制成饼,放油锅烙熟,作主食,可长期服用。
主治痰湿中阻之眩晕头痛,呕吐、咳喘,食后服胀等症。
白菜莱菔汤
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莱菔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红糖适量。
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服三四天可治感冒
莱菔酸梅汤
鲜莱菔250g,切成薄片,酸梅2枚,加清水3碗煎至一碗半,用食盐少许调味,去渣饮用。适用于饮食积滞或进食过饱引起的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烦躁气逆等症。
蜜蒸莱菔
鲜莱菔1个(约500g)、蜂蜜60g,将莱菔洗净削去皮,挖空莱菔中心,装入蜂蜜,用碗盛载,隔水蒸熟服食。
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肺结合之咽干、痰中带血等症。
五汁饮
甘蔗汁60毫升,荸荠汁30毫升,莱菔汁、梨汁各30毫升,西瓜汁60毫升隔水共蒸熟,凉后代茶饮。每日1~2剂。可辅助治疗麻疹。
莱菔
白莱菔烧墨斗鱼
原料:白莱菔、墨斗鱼、红尖椒、绿尖椒、葱、姜
调料:盐、味精、色拉油、高糖、淀粉
制法:白莱菔切成菱形块,红、绿尖椒切块,用温油将蔬菜焯一下;墨斗鱼洗净,用沸水焯一下,捞起后待用;锅内放少许底油,先放葱末、姜末,再下入全部原料和适量高汤一起烧3分钟,调味后勾芡,即可。
由于白莱菔味甘性凉,有消腻、去脂、化痰、止咳等功效。它还含有胆碱物质,能降低血脂、血压,非常利于减肥。
双银汤
原料:银耳、白莱菔、鸭汤
制法:将莱菔切丝,银耳分成瓣儿,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清炖,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功效:白莱菔可以清热祛痰,银耳可以补肺气,鸭汤性温,三者结合在一起,是老少皆宜的佳品。针对人群:有"气管炎"病史及整日口干舌燥爱上火的人。
民间还常以其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取莱菔汁100毫升(用鲜莱菔制成),调匀,以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可以治疗扁桃体炎等。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吃莱菔时习惯把莱菔皮剥掉,殊不知莱菔中所含的钙有98%在莱菔皮内,所以,莱菔最好带皮吃。当然,莱菔虽好,但吃时也要有些注意。由于莱菔味辛甘,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进食不化,或体质虚弱者宜少食;莱菔破气,服人参、生熟地、何首乌等补药后不要实用,否则会影响药效。此外,由于实用生莱菔产气较多,对溃疡病也不利,所以有此类疾病的患者要少吃莱菔。
用莱菔,生姜,蜂蜜,水等煎服可治咳喘.
红莱菔皮连皮切薄片,放于碗中上面放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即成莱菔糖水,频频服用,有止咳化痰功效,对煤气中毒者,可用白莱菔汁连连灌服,白莱菔汁加藕汁混服可汁吐血,便血.
临床应用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将萝卜用水洗净,以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每次取1~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一端系以长线,作阴道塞剂。上药时先用1/5000过锰酸钾液冲洗外阴及阴道,拭干后,将萝卜泥纱布卷放入阴道内,线头露于阴道外。每天1次。共治68例,治愈62例。一般在用药后2~3天外阴痒感、热感、下腹重感或疼痛均消失,分泌物由脓性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治疗5~10次后阴道粘膜充血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连续上药4~7次后,涂片检查滴虫阴性。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名家论述
①《本草图经》:"莱菔,功用亦同(芜菁),然力猛,更出其右,断下方亦用其根,烧熟入药。"
②《本草衍义》:"莱菔根,世皆言草木中惟此下气速者,为其辛也,不然。如生姜、芥子又辛也,何止能散而已?莱菔辛而又甘,故能散缓而又下气速也。散气用生姜,下气用莱菔。"
③《本草衍义补遗》:"莱菔根,《本草》言其下气速,往往见人食之多者,停滞成溢饮病,以其甘多而辛少也。"
④《纲目》:"莱菔,根、叶同功,生食升气,熟食降气。苏,寇二氏止言其下气速,孙真人言久食涩营卫,亦不知其生则噫气,熟则泄气,升降之不同也。大抵入太阴、阳明、少阳气分,故所主皆肺、脾、肠、胃、三焦之病。李九华云:莱菔多食渗入血。则其白人髭发,盖亦由此,非独因其下气涩营卫也。"
⑤《本草经疏》:"莱菔根,《本经》下气消谷,去痰癖,肥健人,及温中补不足,宽胸膈,利大小便,化痰消导者,煮熟之用也;止消渴,制面毒,行风气,去邪热气,治肺痿吐血,肺热痰嗽下痢者,生食之用也。"
莱菔
释名
即萝卜。六月下种,花呈紫绿色。叶子大的像芜菁叶叶,小得像花芥叶,叶上有细柔毛。
呈红和白两种颜色,形状有圆、长两种。一般而言,沙性土壤中生长的萝卜脆甜,瘠薄土壤中生长的则硬而且辣。萝卜的根、叶都可生食或熟食,是蔬菜当中最有益于人的。
根、叶
性味
根,味辛、甜;叶,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做成散服及炮制后煮服,大下气,消食和中,去痰癖,使人健壮;生莱菔捣烂后取汁饮,清凉解渴,有利于关节,美容养颜,散发五脏恶气,制面毒,行风气,去热气。利五脏,身体备感轻松爽快,肌肤白嫩细腻。同时又可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萝卜和羊肉、银鱼煮食,治劳瘦咳嗽。和猪肉一起吃,益人;生萝卜捣烂吃,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吐不能食,又治吐血和流鼻血。同时还宽胸膈,通大小便。生吃萝卜,止渴宽中;煮熟食用,化痰消胃肠积滞。萝卜还能除鱼腥治豆腐积。主治吞酸水,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效果极佳。把萝卜研成末服,治各种淋症;制成药丸服,治小便白浊;煎水洗脚,治脚气;饮萝卜汁可治痢疾和失音,还可治因烟熏而将死之人;生萝卜捣烂涂在跌打损伤和烧伤、烫伤处,也极为有效。莱菔极为能制面毒。
发明与传说
以前一个婆罗门的僧人来到东土,发现人们吃麦面,惊呼:这麦面乃大热之物,如何吃得?又发现他们饭食中有萝卜,又说:全凭萝卜来解麦面的热性。从此承传下来,吃麦面一定要吃萝卜。萝卜捣烂制面,作出的面食口味极佳,吃得很饱也不会发热。萝卜煎来吃,下胀气,只要是人饮食过量,生嚼食则能消食。
张杲所作的《医说》上说:富人李某生病,鼻血不止,极为危险,医生以萝卜、天然水、酒调服,鼻血即止。这是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妄行,萝卜下气而酒作引导的原因。《延寿书》记载:要师在逃难时逃入石窟中,强盗以烟熏之,他在被熏的昏迷将死之际,这时他摸到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马上就苏醒了。此法以备急用,不可不知道。但是吃多了莱菔会动气,只有生姜能制这种毒。
籽
性味
味辛、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
研汁服,治因风邪而引起的风痰症发作。同醋研细后服,可消肿毒。它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胀利大小便,止气痛,治腹泻粪便杂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疮疹。
附方
治食物作酸:生嚼萝卜数片下咽,或生嚼萝卜菜都效果极佳。但是干的、熟的、盐腌的,都无效。
治反胃:萝卜用蜜煎浸后,细嚼慢咽,有效。
治肺痿咳血:萝卜加羊肉或者鲫鱼煮熟,频食。
治鼻血不止:萝卜捣汁半盏,加入酒少量的烧后服用,也可以将萝卜汁注入鼻中,效果都上佳,或者将酒煎沸,再加上萝卜煎后饮用,也可治好。
治痢疾伴有不思饮食,呕吐不纳:萝卜捣成汁一小盏,蜜一盏,水一盏,一同煎,早午各一服。或用萝卜籽擂的汁亦可。又方:只用萝卜菜煎汤,每天饮用。又方:用萝卜片,不管新旧用蜜浸片刻后,含在嘴里,咽下它的汁水,味淡后再换一片,到觉得想饮食的时候,用肉煮粥吃,但不可食之太多。
治大便下血:大萝卜取皮烧灰存性,荷叶烧灰存性,生的蒲黄,三种各等份,一起研为末,每次用一钱,米汤送服。又一方:蜜炙萝卜,任意吃。
治伤酒下血;用十二个萝卜,留青叶一寸左右,放入罐中加井水煮,煮到十分烂后,再加淡醋,空腹时任意吃。
治肛门脱出,将生萝卜捣烂,敷填在肚脐中,用布裹紧,直到感觉有疮长出时,立即除去,效果上佳。
治因湿热蕴结下焦,形成砂石淋,下腹、腰部、尿道疼痛难忍:把萝卜切成片,蜜浸片刻后炙干,再浸、再炙反复数次,但不可过焦。细细嚼后用盐开水服下,每日三服。
治偏正头痛:将生萝卜汁放入一个蚬壳里,患者仰卧,将萝卜汁注入左右鼻孔中,效果神效。
治哮喘遇过敏原即发者:萝卡籽淘干净,蒸熟后晒干研细,加姜汁浸后蒸成饼,制成绿豆大小的丸。每服三十丸,用唾液咽下。
治年久头痛:萝卜籽和生姜各等分,捣后取汁,再加入少量麝香后,滴入鼻孔中,头痛即止。
治牙齿疼痛:将十四颗生萝卜籽研细,加乳调和,左痛点右鼻,右痛点左鼻。
治小儿盘肠气痛:萝卜籽炒黄后研末,用乳香汤送下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