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莱姆病

2022-07-15 13:37:08 百科资料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据报道疫区室外工作人员劳动一天后有40%被蜱叮咬史,或可从其皮肤、衣服等处找到蜱。室外消遣活动如狩猎、垂钓和旅游等均可增加感染莱姆病的危险性。
  • 挂什么科 感染科
  • 哪些症状 头痛、乏力、发烧、恶心与呕吐、局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肌痛、畏寒
  • 好发人群 不同年龄的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 需做检查 血常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体液免疫检测法
  • 引发疾病 脑脊髓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

病因

  由蜱传播的Burgdorferi疏螺旋体为病原体。

症状

  (1)潜伏期 3~32天,平均7天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2)第一期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3)第二期 发病后数周或数月,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

  (4)第三期 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常反复发作。

检查

  外周血象基本正常,血沉轻度增快,血清中冷沉淀免疫球蛋白可阳性,转氨酶可升高。

  从血、脑脊液及病变皮肤等标本中可检出螺旋体。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转印等方法可在患者血中测出特异性抗体。病原体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确诊意义。

鉴别

  1.风湿病:该病有发热,环形红斑,关节炎及心脏受累等,可依据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包括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及抗M蛋白抗体等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及病原学检查等有助鉴别。

  2.类风湿关节炎:该病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小关节开始,以后累及大关节,血清中类风湿因子及抗类风湿协同抗原抗体(抗RANA抗体)阳性,关节腔穿刺液找到类风湿细胞(regocyte)及X线检查等,一般可以鉴别。

  3.鼠咬热:该病由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所致,有发热,皮疹,游走性关节痛,心肌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易与莱姆病混淆,可根据典型的ECM,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4.恙虫病:恙螨幼虫叮咬处之皮肤焦痂和溃疡的特点,斑丘疹和淋巴结肿大与EM不同,血清外-斐反应(OXk)及间接免疫荧光测定特异抗体有助诊断。

  5.梅毒:两者均有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病变,以及由于疏螺旋体属和梅毒密螺旋体属之间有共同抗原性,梅毒患者亦可出现抗莱姆病螺旋体的交叉反应性抗体,然而,梅毒血甭试验阴性结果有助于莱姆病和梅毒的区别。

  其他尚需与病毒性脑炎,神经炎及真菌感染的皮肤病相鉴别。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时,可并发脑脊髓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亦可发生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脊髓炎。

  2.心脏广泛受累时,可出现急性心肌心包炎。

  3.关节有时损害侵蚀软骨和骨,可使关节致残,大关节受累时,有血管翳形成及骨与软骨侵蚀。

  4.还可见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晚期罕见慢性神经病变还有横贯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弥漫性感觉性轴突神经病和CNS髓鞘脱失性损害等,部分患者可发生虹膜炎,甚至全眼炎而导致视力丧失。

预防

  1.管理传染源:疫区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灭鼠,对感染的家畜及宠物应进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消灭硬蜱,应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在流行区铲除杂草,改造环境,野外作业时,可用药物喷洒地面周围,以达到杀灭硬蜱。

  3.个人防护:在发病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及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防止硬蜱进入人体内叮咬,若发现有蜱叮咬时,及早(24h内)将其除去,并使用抗生素,可以达到预防目的。

  近来国外已应用重组OspA亚单位疫苗,经人群试验观察已证实其有效和安全,首剂注射后第1个月和第12个月分别加强注射1次,国内根据流行基因型,研制莱姆病的疫苗也已经启动。

治疗

  1.抗生素

  对莱姆病的各种病变均有效。

  (1)四环素 每日4次,疗程10~20天。为早期病例的首选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2)阿莫西林 每日3次,疗程14~21天。

  (3)青霉素 静脉滴注每日1~2次,疗程14~21天。

  (4)其他 多西环素、第3代头孢霉素等可选用。

  2.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莱姆病关节炎的治疗,如清炎痛、芬必得等。

  3.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莱姆病脑膜炎或心脏炎患者。泌尼松,症状改善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4.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应积极对症处理。严重事故的关节炎可行滑膜切除。

饮食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营养均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