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荐贤举能

2022-07-13 02:16:43 百科资料

荐贤举能,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xián jǔ néng,意思是选拔推荐有德行的人。出自《礼记·礼运》 。

  • 中文名称 荐贤举能
  • 拼音 jiàn xián jǔ néng
  • 注音 ㄐㄧㄢˋ ㄒㄧㄢˊ ㄐㄩˇ ㄋㄥˊ
  • 出处 《礼记·礼运》

简介

  【名称】:荐贤举能

  【拼音】:jiàn xián jǔ néng

  【解释】:举:推荐。选拔推荐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出处2】: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原文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译文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州,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自古将帅,大都夸耀自己是贤能之人,没有不嫉妒超过自己的人。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却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想要去江北(投靠曹操),周瑜阻止了他,然后向孙权推荐:"在需要鲁肃辅佐的时候,应该广大寻求这样的人才,来成就事业。"后来周瑜临终前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性子忠烈,处理事情不马虎,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鲁肃就代替周瑜治理军队。吕蒙因为寻阳令,鲁肃见到了他,说:"你现在的才略,不再像当年才疏学浅了。"于是拜见了蒙母,和朋友一起离开了。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孙权问:"谁可以代替你?"吕蒙说:"陆逊能长远地考虑问题,能够担负重任,谋深虑远,最终可以担当大任,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于是陆逊代替了吕蒙。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举善荐贤人物

注释

  1.矜:夸耀

  2.疾:嫉妒

  3.胜:超过

  4.者:……的人

  5.然:……的样子

  6.掌:执掌。掌事:执掌政事

  7.北:向北

  8.佐:辅佐。佐时: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9.比:和……一样

  10.笺:信(一种写给尊贵者的书信)

  11.临:处理

  12.事:事情

  13.苟:马虎

  14.典:掌管

  15.卿:你

  16.意思:考虑问题

  17.深长:长远

  18.负重:担负重任

  19.是过:超过他

典故

  王旦与寇准同为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们同年考取进士,同朝为官,同样得到上级

  管理者宋真宗的器重。但是他们的性格、才能、表现、贡献却并不相同。寇准比较独断自任,奢侈讲排场,器量也欠宽弘,但有不凡的胆略和才干,为北宋王朝作出了显赫的政绩,声名远播。比如在抵御契丹族进犯的卫国战争中,寇准就曾屡建奇功。他指挥军队在敌人进攻面前能镇定自若,并曾妙劝真宗御驾亲征,败退敌军。与此相对照,王旦主要是从事幕后工作,能识大体,待人处事宽厚,生活俭朴,默默无闻支撑着大宋江山及其日常运转。应该说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各有短长,各有特点,只要善于发挥其长处,克服其短处,处理得当,就能起到互补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启示之一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所倡导的要素有用原理和人才互补效应,并非强调完美要素之间的整合或互补,而是要重视扬长避短式的人才开发与配置策略,从而达到最后的整体效益大于所有个体相加之和的作用。

说文解字

  周瑜、鲁肃、吕蒙等将帅不仅不嫉贤妒能,反而一个个荐贤举能,这对吴主孙权来说,真是莫大幸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